烏力嘎,祖祖輩輩都是牧民,和祖輩們不同的是,如今的他不用逐水草而居,他有了自己的小型牧場。
擁有50頭奶牛和200平圈養場地,平均每天每頭牛產奶10公斤左右,高產期能有30公斤以上。
過去那麼多年,大多都是國家收購,雖然價格不算太高,但也足以覆蓋他們的成本,還有不少的收入。
但改開以來,市場化後,各類奶企開始廝殺,雖然收購價有上升,但指標要求更嚴格了。
收購價在3元左右每公斤,蛋白質含量不低於2.95克100克。
想要達到這樣的指標,烏力嘎不得不加大投入,在管理和飼料上花費了不少功夫,這才順利達到了,2.95克的指標。
但他知道,市場上作為主力的散戶奶農們,也就是那些20頭牛都不到的個體戶奶農。
他們由於投入場地還有飼料方麵的慳吝,往往指標都在2.8上下,離2.95差了不少。
烏力嘎知道,他們都在往生奶內添加一些添加劑。
他也考慮過,既然一些極便宜的添加劑就能生奶合格,為什麼自己要升級場地,使用更貴的飼料?
為了達到這個指標,他們每公斤的成本增加了20以上,賺的少太多了。
“漢子,你看看,我帶什麼回來了。”
屋外進來的是烏力嘎的婆娘,今天她從一位奶販子這裡,討要到了一袋添加劑。
烏力嘎結果飼料袋大小的一袋添加劑。
“三xxx?這是啥?四個字我就認識一個三。”
婆娘已經笑著合不攏嘴,
“哈哈哈,我也不認識,好像叫三舅晴天。就是那些個體戶加在生奶裡的。最少可以提高指標10個點。”
“我可去你的吧,三舅晴天?我還四舅下雨呢。這東西那麼好用?10可不少了。”
“對對對,我們用用看唄。”
烏力嘎猶豫了,他雖然讀書少,但他懂道理啊。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世界上沒有那麼不合理的事情。
如果這個添加劑是安全的,人家奶企不用定那麼高的指標,低指標的便宜奶收購回去後,自己不會添加嗎?
為什麼要將收購價定高,然後指標也定高呢?
不是人家奶企笨,或者消息不靈通,人家大企業,比起自己這些奶農,可要聰明多了。
他們不用這些添加劑,那肯定這些東西是違規甚至是有害的。
“婆娘,這東西我們不能用,你這袋三舅晴天是什麼價格?”
“不貴啊,100多塊,可以用三個月呢?”
“那就更有問題了,用了這100多塊的東西,可以省下上萬的飼料錢,可能嗎?那麼好的事情會輪到我們?這東西不能用。”
“你這漢子,就是老思想,上萬塊的收入啊。我們一年也才十幾萬的收入吧。增加個幾萬不少了。”
“算了算了,我們的收入已經很不錯了,雖然比不過我哥他們為靜海養牛養羊,但也是旗裡的小富翁了吧。哈哈,女兒也爭氣考上了首都的大學。好日子得來不易,彆搞歪門邪道的了。”
像烏力嘎這樣的有些規模,有些底線的奶農畢竟不多。
大多數都是個體戶苦哈哈。
被這個指標折騰的欲仙欲死的底層奶農。
他們可不會管這個添加劑,使用後有什麼後果。
簡單便宜,能提高指標就行啦。
王永中帶著薑嫣,開著一輛牧馬人馳騁在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