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王永中非常開心,能和史二公這樣誌同道合的科學家學者一起暢談。
確實很多地方給了王永中不一樣的角度和思路。
“我並不行完全出資,我和我媽,也就是馬靜女士,還有黃軼,我們一係最多就這三個。其他的我準備引入社會各界人士加入。比如港城、比如大島、甚至歐美那些愛國的華僑。
哦對了,當然還有南洋,想想當時南洋那些販夫走卒捐出自己的積蓄,創立南洋大學的盛況。實在是激動不已啊。”
“哈哈,那可太好了,到時候算我一份。”
“當然,我還想到時候請您出山,作為校董。為我們學校多操操心呢。”
“哈哈哈,當然樂意之至。”
史二公也心情澎湃,幾乎所有的學者都秉持著隻有教育可以強國的理念。
在教育上投入再多,都是不會浪費的。
“好了,宴席要開始了,我們出去吧。您弟子的好日子,我們一起為他們祝福吧。”
婚禮現場還是那樣的流程,一開始一切還是非常順利。
老爸作為新郎大伯,當仁不讓的上去做了證婚人。
精心準備的稿子,引來了滿堂彩。
但隨後小叔的感言,就有些搞笑了。
“今天~今天~這個這個,是我兒子王永華的生日,不對是婚禮。”
現場那個笑聲真就是衝破了雲霄,畢竟宴會廳就在白雲之上。
小叔太緊張了,稿子是早就準備好的,已經背了一周了,昨天晚上演習的時候一切順利。
但是在那麼多觀眾的注視下,卻一下子腦袋空空,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小嬸在邊上小聲提醒,總算是磕磕碰碰的說了下來。
王永中好像都看到他背後的汗都要將西裝打濕了。
“請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啊。”
“啪啪啪”
現場還是響起比剛才更熱烈的掌聲,還有無數善意的笑聲。
老媽還是大氣的,既然出力了,就絕對做到最好。
菜色食材都是最頂級的,而且這次的廚師也是知名大師的特級廚師徒弟。
王永中好像零星聽到一句,好像是姓隋的一位特級廚師。
新郎新娘家都是魯省人,今天的菜係當然是華夏第一菜,魯菜。
現場的所有親朋都吃的非常滿意,連王永中這樣的老饕,也一邊吃一邊點頭。
這味道是真好,比起國宴來更好一些。
王永中當然有這個資格說,畢竟國宴他也吃過不少次了。
那些不是蒸就是燉,什麼東西都給你弄得酥爛,少油少糖,總不是個滋味。
這多好?九轉大腸就是要有嚼勁,大烏參就是要q彈。
“老媽?這次的主廚是姓隋?”
馬靜將一塊海參混合著焦香的蔥白,優雅的送入口中,點頭回複:
“對啊,據說是鄭大師的徒弟。”
沒跑了,就是那個隋五百嘛,後世可沒少跟著他的視頻學做菜。
“媽現在我們旗下的餐廳,隻有米其林二星吧?”
“嗯,怎麼了?”
“這個隋師傅水平可以,我覺得你可以稍微包裝一下,衝一下三星。這個地段,這個硬件,這個高度。噱頭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