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有人覺得,一個民間的企業家來參加會議能旁聽就不錯了,怎麼會還有資格上台。
其實他們是太小看人家王氏家族,以及太高看那些小國了,不對不止是小國。
去年也就是2008年,王氏相關企業,包括王永中的、馬靜的、周媛的、宗曉琳的、顧雯的都加起來,營收2.1萬億,利潤已經接近5千億美元。
按營收排在美中日德法英的gdp之後,為了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按利潤來算,排在各國財政收入的第九位。
在這次與會的190個國家中,絕大多數國家經濟實力都不如王永中。
更不要說說每年王永中的靜海慈善基金會,用在慈善上的支出也要好幾百億。
在承擔國際責任這一塊來說,也超過了在座的絕大多數國家。
所以,王永中發言一開始之後,全場給與了極高的重視,包括西大代表團成員,都安靜的聆聽著。
王永中用英語打過招呼後,開始用標準的普通話開始了發言。
“作為用社會責任,並一直致力於環保的企業,我們王氏所有的企業從建立之初就秉承著環保優先的策略。不論是我們的紡織廠還是各級養殖廠原材料基地,還是我們的汽車醫藥以及it硬件工廠。都達到了世界最一流的環保等級,這點想必來參觀過的各國合作夥伴都是有目共睹的。但自身做的好,不代表我們滿足於現狀。我通過這幾天會議了解到,環保降碳的確刻不容緩。也感覺到很多發展中國家雖然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還是因為資金技術等客觀原因,舉步維艱。所以我準備效法聯合國,還有西大華夏等讚助國,也推出一個扶持計劃。”
底下通過同聲傳譯聽到這裡的與會者,紛紛騷動起來,特彆是那些發展中國家,當然樂得有人加大他們的援助。
“他是不是傻?”
“是呀,人傻錢多是不是就是這樣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國家進行援助,會有很多條件,比如貿易條件啊?外交支持啊等等。
你一個企業,這樣乾完全是吃力不討好啊。
當然也有可能為了商譽,但王永中現旗下的這些企業,那個不是獨一份,不愁銷路愛買不買的那種。
“難道他真的是個大善人?”
在眾人的疑惑不解中,王永中繼續拋出了接下去石破天驚的金額。
“我以靜海慈善基金會的名義,拿出三個一千億美元。用來。。。。。”
王永中說不下去了,現場徹底成了菜市場一樣的場合。
喧鬨聲,拍手聲,此起彼伏,甚至都有口哨聲。
王永中隱約間看到某個女孩,將兩根手指擦在嘴裡鼓起嘴。
這個三千億的金額,頓時刷新了非戰時的對國家援助的金額記錄。
去年一年包括聯合國全球官方發展援助、兒童基金會、難民署等機構共同援助資金才2000億美元出頭。
“他這是不怕資金鏈斷裂嗎?”
有些情報不太及時的國家代表提出了疑問。
“你傻啊,他旗下有多少公司你知道嗎?估計年營收超萬億。這點錢雖然多,但到不了傷筋動骨的程度。”
“嘶!這是我們國家的gdp十倍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