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庭院,迎麵的入門屏風便吸引了眾人目光。
那屏風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打造,上麵篆刻著一個大大的“靜”字,筆鋒遒勁有力,仿佛帶著一股無形的力量,讓人心頭不自覺地沉靜下來。
的確,整個院落雖有亭台樓閣錯落分布,卻聽不到半點喧囂。
風穿過竹林時帶著沙沙輕響,落在青磚地上的陽光安靜得像一汪水,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十分靜謐,仿佛外界的一切紛擾都被擋在了院牆之外。
院子中間,正是剛才在外麵看到的那口老井。
井口用青石雕琢成蓮花形狀,泉水從井壁的石縫裡緩緩滲出,彙聚成細流後,沿著兩條打磨光滑的石槽,一南一北地流淌開去。
石槽旁,各色花草樹木有序地分布著,山茶剛謝了花苞,月季正鼓著花骨朵,幾株芭蕉舒展著寬大的葉片,將影子投在青石板上,隨著風輕輕晃動。
院子一圈都圍著朱紅色的走廊,廊柱上掛著幾盞仿古燈籠,燈籠穗子垂在半空,安靜得紋絲不動。
沿著走廊往前走,儘頭便是今天設宴的雅間,門框上掛著塊木匾,題著“聽泉”二字。
步入雅間,一股醇厚的沉香撲麵而來,瞬間驅散了身上的寒氣。
雅間是複古的裝修格局,牆上掛著水墨山水畫,牆角的博古架上,青瓷瓶、銅香爐、舊硯台等古董擺件琳琅滿目,每一件都透著歲月的沉澱。
中間大廳擺放著一張雕花圓桌,正是今天的餐桌;左邊的休息區放著幾張梨花木沙發,鋪著素色棉墊;右邊的茶室裡,紫砂壺、蓋碗等茶具整齊排列在案幾上,與休息區遙相輝映,整個空間顯得清新又典雅。
此刻,餐桌上已經擺好了涼菜。
涼拌秋葵擺成了孔雀開屏的形狀,醬牛肉切成薄片碼成小山,就連最普通的拍黃瓜,都點綴著鮮紅的枸杞和翠綠的香菜。
菜品新穎彆致,盛放的盤子更是精致,青瓷的、白瓷的、竹編的,各有各的韻味,就連餐具都彆出心裁。
筷子是嵌著銀絲的木筷,湯匙柄上雕刻著纏枝紋,與雅間的氛圍相得益彰。
整個院落,真的就凸顯一個字:靜。
“董書記,秘書長快請坐。”
劉紅英熱情地招呼著,將董遠方引到主位。
早到一會兒的沈佳慧已經坐在了餐桌旁,見董遠方進來,她笑著起身點頭,隨後與劉紅英分坐在董遠方兩邊。
衛迎秋和胡傑則在董遠方對麵的位置坐下。
這張能坐十二人的餐桌,此刻隻坐了五人,顯得格外寬敞,大家說話時都不自覺地放輕了聲音,像是怕驚擾了這份寧靜。
而劉少強、張大年以及沈佳慧的秘書謝斯瑩,已經被安排到了偏殿用餐。
偏殿雖不如主殿雅致,卻也乾淨整潔,桌上同樣擺滿了菜肴,幾人正低聲交談著,聲音順著走廊飄過來,又很快被院子裡的風聲蓋了過去。
劉紅英作為今天的東道主,自然要擔起勸酒的角色。
她從旁邊的酒架上取下一瓶包裝古樸的台子酒,瓶身上的燙金標識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
擰開瓶蓋時,“啵”的一聲輕響在安靜的雅間裡格外清晰,醇厚的醬香瞬間漫了開來。
她拿起桌上的五個水晶分酒器,手腕輕傾,酒液呈一條細長的弧線落入分酒器中,不多不少,剛好到刻度線的位置,看得出來是常做這事的熟手。
倒完分酒器,她又拿起董遠方和沈佳慧麵前的酒杯,先給董遠方添滿,再給沈佳慧斟上,動作流暢又帶著幾分恭敬。
“董書記,沈縣長,這杯子得我親自添才顯誠意。”
她笑著說,指尖碰到酒杯時特意頓了頓,確認沒灑出半滴酒才放下酒瓶。
喜歡官場無痕:平民子弟逆襲世家名門請大家收藏:()官場無痕:平民子弟逆襲世家名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