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豬場的一片忙碌中,楊坤龍和朱萍正在討論著關於豬場的日常事務。突然,豬場的高音喇叭裡傳來了林書記急切的呼叫聲音。楊坤龍聽到廣播後,眉頭微微一皺,似乎預感到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他轉頭對朱萍說:“我得先回場部看看,你繼續處理豬場的事情。”朱萍點了點頭,眼中滿是擔憂,她輕聲囑咐道:“你快去快回,希望不是什麼壞事。”
楊坤龍匆匆離開豬場,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當他回到場部時,眼前的情景讓他感到事情的嚴重性。
原來,一群下遊的農民在村支部書記的帶領下,氣勢洶洶地來到良種場,他們聲稱豬場排放的糞便汙染了他們的農田,導致莊稼受損,要求良種場負責賠償他們的損失。楊坤龍看到這一幕,心中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糾紛。
在場部的喧鬨中,楊坤龍還注意到農場的一些農工也在趁機起哄,他們似乎找到了一個發泄不滿的機會,紛紛加入到這場混亂中。
特彆是熊氏兄弟兩人,他們似乎成了這夥人的領頭羊,正和附近的村民一起圍著林書記吵鬨。熊氏兄弟的臉上寫滿了憤怒,他們大聲指責良種場的管理不善,聲稱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極大的損害。
楊坤龍站在人群外,試圖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他注意到,除了熊氏兄弟外,還有其他一些村民也顯得異常激動,他們手中拿著一些受損的農作物樣本,情緒激動地向林書記展示。林書記則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他試圖平息眾人的怒火,但顯然效果不佳。
林書記麵對著混亂的局麵,感到束手無策。他深知,隻有一個人能夠處理眼前這個複雜而棘手的問題——那就是楊坤龍。於是,他緊急呼叫楊坤龍,希望他能儘快趕回,解決這場風波。
在場的氣氛越來越緊張,楊坤龍知道必須儘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他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決定先安撫好在場的農民和農工,然後再詳細了解情況,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他知道,這不僅僅是為了平息眼前的衝突,更是為了維護良種場的聲譽和長遠發展。
楊坤龍接到消息後,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火速趕往現場。當他踏入場部的那一刻,喧鬨和爭吵聲如同狂風暴雨般迎麵撲來。他眉頭緊鎖,麵露嚴肅之色,大步流星地走到人群的前方。
村支部書記看到是楊坤龍,連忙意示身旁的群眾“都彆吵了,安靜點,楊場長來了,有什麼事好好說!”
說完又轉頭迎上楊坤龍“楊場長,不好意思,不是我帶他們來鬨的,是他們非要我來的,我這個當村支書的也不容易,群眾的呼聲我還是要聽的。我相信您能理解我的難處的!”
楊坤龍麵帶微笑,十分客氣地伸出右手,與村支書緊緊地握了一下,然後說道:“真的沒什麼,我完全能夠理解您的立場和想法。然而,我覺得你們這次的做法稍微有些不妥當。如果您是真心想要解決問題的話,其實完全可以代表您的鄉親們,先到我們的場部來跟我取得聯係。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共同探討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何必非要帶著這麼多人來圍攻我們的場部呢?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啊!您到底是想來解決問題,還是想挑起一場爭鬥呢?”
楊坤龍的話語雖然客氣,但卻毫不留情,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讓人無法忽視。
村支書麵上的表情顯得有些尷尬和不自在,仿佛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然而,他對楊坤龍的了解卻讓他心中有數。
他深知楊坤龍的性格特點,知道這個人既難纏又通情達理。楊坤龍並非那種輕易妥協或被人左右的人,但同時也不是不講道理、蠻不講理的類型。
在與楊坤龍打交道的過程中,村支書對他的為人處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楊坤龍雖然有時會堅持自己的觀點,但他也願意傾聽他人的意見,並且在合理的情況下做出讓步。
村支書回憶起與楊坤龍的過往交流,發現他雖然看似強硬,實則內心善良,不怕吃虧。這種性格使得楊坤龍在處理事情時往往能夠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考慮到各方的利益。
說他是良種場的土皇帝,這一點都不誇張。他在良種場裡就如同皇帝一般,擁有絕對的權威和話語權。
他辦事不僅有理有節,而且非常注重原則和規矩。無論是處理場裡的大小事務,還是與人打交道,他都始終堅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絕不會偏袒任何一方。
他的為人正直,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他從不阿諛奉承,也不會為了個人利益而違背自己的良心。他對待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區彆對待。
然而,如果你認為他是一個好欺負的人,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他雖然為人正直,但絕對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人。誰要是敢跟他耍橫,那簡直就是自討苦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可從來不會吃這一套,不管你有多少人撐腰,他都不會畏懼。他不需要依靠他手下的那批死黨,因為他自己一個人就足以應對任何情況。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不會被外界的壓力所左右。
在村支書的記憶深處,有兩件事情讓他難以忘懷。其中一件事發生在一個乾旱的年份,那一年,雨水稀少得如同黃金一般珍貴,人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天空乾旱,心中充滿了無奈和哀歎。
景福水庫的水位不斷下降,每一滴水都顯得格外珍貴。每次放水的時候,都像是在與時間賽跑,必須精確地控製水閘的開啟和關閉,以確保有限的水資源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
良種場位於水庫的上遊,而村委會則位於良種場的下遊。當時正值夏收夏種季節,大家都急切地等待著水源來灌溉農田,以便及時栽種禾苗。然而,由於水資源的緊張,上下遊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良種場有三個農業生產隊,為了保證自己的農田能夠得到足夠的灌溉,他們常常采取切斷下遊水源的方式,將水頭攔截住,堅決不讓水流向下遊。
這種行為引起了下遊老百姓的強烈不滿,他們不甘心自己的土地因為缺水而荒蕪,於是三番五次地衝上來搶奪水源。
一方堅決不讓,另一方則執意要搶,雙方的矛盾愈發激烈,甚至一度險些引發械鬥。在這場關於水資源的爭奪戰中,每個人都情緒激動,互不相讓,場麵一度失控。
這位村支書為了維護本村的利益,竟然也被卷入了這場激烈的矛盾衝突之中。雙方都互不相讓,局勢一度陷入僵局。
喜歡山澗影竹的新書請大家收藏:()山澗影竹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