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楊坤龍滿懷激情地提出需要尋找一個交通便利的村落來發展公司加農戶的模式時,黃塘鄉的鄧書記和胡鄉長都顯得有些為難。他們深知自己管轄的區域,要找到一個既有飼養生豬的條件,又具備交通便利的地方,確實是一項挑戰。雙方似乎陷入了僵局,會議室裡一片沉默,誰也沒有再說話。
就在這時,林局長打破了沉默的僵局。他先是用目光仔細地巡視了一下楊坤龍,似乎在評估他的決心和誠意。接著,他又瞄了瞄鄧書記和胡鄉長,似乎在尋求他們的支持。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林局長這才用一種商量的口吻對楊坤龍說道:“楊總,我這裡有一個決議,您是否願意聽聽?”他的聲音打破了會議室的沉寂,給在場的每個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楊坤龍微笑著點了點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許和期待,“林局長,您儘管暢所欲言。”林局長見狀,輕輕清了清嗓子,然後開始詳細闡述他的想法,“楊總,我個人認為,我們其實沒有必要將我們的選擇範圍嚴格限製在黃塘鄉內尋找一個完全符合我們所有條件的村子。或許我們可以采取一個更為靈活的折中方案。比如說,在黃塘鄉內挑選幾個具備基本飼養生豬條件的村子,然後由我們公司負責出資,對這些村子與外界連接的道路進行徹底的修繕和升級。這樣一來,交通不便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林局長繼續說道,“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將幾個村子聯合起來,形成一個養殖合作體,那麼養殖規模自然能夠得到擴大。這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生產效率,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單個村子的運營成本。此外,通過合作,我們可以共享資源,比如飼料采購、技術指導、市場銷售等,這樣可以形成一個更加穩固和高效的產業鏈條。”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當然,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合理分配利益,確保每個參與的村子都能從中獲得公平的回報。這樣,我們不僅解決了交通問題,還可能帶動整個黃塘鄉的經濟發展,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這將是一個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麵。”
楊坤龍聽著林局長的詳細計劃,摸著下巴思索起來,鄧書記和胡鄉長眼睛也亮了起來,這確實是個可行的辦法。胡鄉長連忙說道:“楊總,林局長這個提議很好,我們鄉會全力配合修路工作,後續在組織農戶參與養殖方麵我們也會做好協調。”
楊坤龍暫時沒有反應,仍在沉思著。他心中盤算著,全縣十六個鄉鎮,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風貌和潛力。他堅信,在這些地方中,一定有一個能夠滿足他所設定的條件,成為他理想中的生豬養殖基地。然而,林局長卻偏偏將他帶到了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黃塘鄉。雖然他心中有些疑惑,但他也明白,發展任何一個鄉鎮都是對全縣經濟的貢獻。他並不排斥這個想法,隻是對於林局長提出的額外要求感到有些不快。
林局長提出的要求是,他需要出資修建通往養殖基地的道路。這無疑會為他的公司帶來一筆不小的開支,這讓他心裡十二分的不願意。然而,楊坤龍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他不願意因為個人的不快而影響與林局長的關係。他深知林局長的麵子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他無法直接反駁,更不好意思去拒絕。
楊坤龍的心腸軟,這是他一直以來的壞毛病。他總是容易被情感所左右,即使在商業決策中,也常常會因為人情而做出讓步。此刻,他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露出了一絲苦笑。但他還是緩緩地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卻又不失堅定:“行,就按林局長說的辦。我相信,隻要我們雙方真誠合作,一定能把生豬養殖產業做起來。”
而此時的朱萍臉上顯露出不悅的神色,她心裡在想,“楊坤龍啊楊坤龍,你也太好說話啦,修路還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呢,你何必答應呢?這個鄉不行,我們可以找另外的鄉呀,求我們去那裡的人多的去啦,你又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呢?我們公司還剛創建,用錢的地方多的去啦。比如,我們要買輛代步車,這是工作上的需要,下鄉到各個點辦事,總不可能擠公交或請人家的車吧?還有下麵各個部門,比如技術服務部,飼料加工廠,都是要到基層第一線為人家服務上門的,沒有交通工具能行嗎?最起碼也要配部摩托車吧!手提電話也少不了,聯係工作不隻能單靠坐機,這樣聯係工作起來,很是不方便。
朱萍的眉頭緊鎖,她深知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她想象著公司未來的藍圖,一個現代化的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良好的意願和熱情,更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她考慮到了公司的長遠發展,想到了那些潛在的客戶,他們分布在不同的鄉鎮,如果公司不能及時有效地到達他們那裡,那麼這些潛在的業務機會就會流失。
她還想到,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展,員工們的工作效率也需要提高。一輛可靠的代步車可以節省員工們在路上的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專注於工作本身。她甚至已經開始規劃,一旦有了足夠的資金,她會為每個部門配備專門的車輛,以確保服務的及時性和專業性。
朱萍還考慮到了通訊設備的重要性。在那個年代,手機還是一種奢侈品,但朱萍明白,為了保持業務的連續性和效率,手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她想象著員工們手持手機,無論在何處都能迅速響應客戶需求,那種便捷和專業,無疑會為公司贏得更多的信任和好評。
她還考慮到了公司內部的管理效率。有了手機,管理層可以隨時與員工保持聯係,即使在外出差,也能及時處理公司事務,不會因為距離而耽誤決策。她知道,一個高效的管理團隊,是公司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
朱萍的思緒還在繼續,她想到了公司未來可能麵臨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她知道,隻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她深信,隻要公司上下一心,精打細算,就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迎來公司的輝煌未來。
朱萍心裡暗暗埋怨“楊總啊楊總,您聰明一世,怎麼糊塗一時呢……”
喜歡山澗影竹的新書請大家收藏:()山澗影竹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