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童們十分習以為常,真人修煉起來不知日升月落,廢寢忘食,勤勉刻苦。
當年元嘉真人在時也是如此。
成望真人近日頻頻出現才叫人覺得新奇呢。
閔柳黃昏時分被清十二帶領的道童門叫出來統一服藥、吃藥,空蕩蕩的前殿裡卻沒有那人的身影。
倪陽州終於在第二天早晨完成了自己的小發明。
“噔!噔!噔!等!”
倪陽州把發簪拿起來端詳,嘴上還給自己配音:
“三哥,這是道法與現代思維的結合,這是傳統與科技的碰撞,這是——”
【是一個簪子上多了兩隻眼睛。】
103看到宿主變得有精神了,不像之前愁眉不展,很給麵子地接了話。
雖然這話聽上去有點陰陽怪氣。
“可以說得美一點,這是比較圓的蝴蝶結。”
倪陽州一晚上刻廢了半個箱籠的簪子。
乾坤袋裡有不知道什麼時候積攢的桃木,倪陽州說乾就乾,為了方便攜帶,而又不引人注意,倪陽州原本想刻個項鏈,把“借明”之法融入其中。
木頭墜子也雕了,指尖血也滴了,做好自己試了一下,對著銅鏡一照,果真不一樣。
視野都有變化了,比用自己的肉眼看,角度低了很多。
就是總感覺在翻白眼。
木刻墜子掛脖子上,位置太低,又不習慣移動視線時先轉臉,就容易視線跑偏。
倪陽州思考了一下閔柳俊俏的小臉,覺得實在有礙觀瞻,便又萌生了其他辦法。
耳飾?
不行,不能一直裝女孩,何況白日裡看了,又沒有真的耳洞。
那就發簪吧。
位置高了也就是俯視,垂眼低眸,總比翻白眼正常得多。
半棵桃樹被倪陽州劈了又鋸,削了又磨,終於在產出無數個悲傷蛙、插座插口、無限大符號等等奇形怪狀的簪子後,做出了一個稍具美感的胖蝴蝶結。
倪陽州摸摸自己手上的傷口,倒是覺得也還值得。
東方天色漸明。
清一在門口輕輕敲了幾下門:
“真人,可要用飯?”
倪陽州揉揉躬了一晚上的腰,正好腹內饑餓:
“可。”
“還有,把閔柳叫過來。”
清一撓撓頭,應聲領了任務。
過一會,倪陽州把屋內作廢了的木料都一股腦收攬進了乾坤袋,也懶得整理,物理意義上做到了眼不見為淨。
道童們帶著飯食和閔柳進了寢室。
閔柳還是那身衣服,沒有換洗,也沒的換洗。
倪陽州坐在主位上,看著站在門前的人,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照顧實在不周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