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批測試開始。”
數十萬名‘邪教徒修士’盤膝坐在飛船地板上,閉目凝神,將注意力集中在位於腹部的量子動力生產線上麵。
量子動力生產線被逐級激活,釋放出獨特的電磁脈衝,與身體周圍密布的引力場發生共振。
修士們意識閃過一道亮光,出現在一個量子世界中。
這個量子世界,正是替代蛋白質基因槍主機融合了神孽容器之後的新分布式量子動力工業生產線。
量子世界內,無數光點規律地跳動著,組成一個個複雜的幾何圖案。
修士們的意識主動追逐著這些幾何圖案。
試圖與這些幾何圖案產生共振。
有些意識和幾何圖案共振速度快,喜滋滋地拉著幾何圖案消失在量子世界;
有些意識和幾何圖案共振速度慢,共振成功後,也喜滋滋地拉著幾何圖案消失在量子世界;
有些意識和幾何圖案共振了半天,沒有反應,隻能無奈地轉移目標。
跟追女孩子一樣一樣滴!
共振成功的意識拉著幾何圖案,來到腹部的量子動力生產線上。
一枚金相王國出品,待編程的15氫原子,沿著量子動力生產線開始緩慢移動。
幾何圖案與量子動力生產線發生共振,產生些許微妙的變形。
量子動力生產線上,特定點位的替代蛋白質大分子能量勢能發生變化,釋放能量,注入正好在分子力範圍經過的15氫原子內。
如此,修士便完成對15氫原子的單次編程行為。
隨著意識源源不斷從替代蛋白質基因槍主機內拉出幾何圖案,與量子動力生產線持續發生共振變形。
初始的15氫原子隨著編程進度深入,編程度不斷升高。
15氫原子在量子動力生產線上移動一周,編程度大約可以提升0.77~1.99。
單個50氫原子自由能量中,係統信息能量占比大約是6亓7.5亓,也就是80。
僅有20的自由能量,可以用於係統運行。
因此15氫原子需要在量子動力生產線上移動12.5次~32.5次,達到40編程度,才能用於替代蛋白質係統製造。
或則以係統複雜度提高,降低能量效率為代價。
可以使用兩個低編程度氫原子替代一個高編程度氫原子,用於替代蛋白質係統製造。
參與實驗的修士都是先進量子衍化技術築基期後期修士,替代蛋白質係統對編程原子編程度要求不高,在25~30之間。
隻需要進行5~19.5次完整周期的編程程序。
數十萬名修士和替代蛋白質基因槍主機整個交互過程,全部位於矢量子藍信神之領域範圍內。
量子視角中,數萬名修士身體釋放出無數光子,和位於數萬公裡外的一個巨大光團,正在交換光子。
密集的光子在雙方之間拉出一道細細的流光。
巨大光團下,幾十萬道流光緩緩流動,仿佛一棵發光的參天大樹,唯美而震撼。
“有意思,完美自洽。”
“穩定引力場太強大,意識則無法控製編程行為,替代蛋白質係統恰好合適。”
“利用意識主動糾偏,竟然會產生正反饋。”
“真有意思。”
“可惜能量效率太低。”
“神魔進階概率最多不會超過千分之一。”
技術狂人矢量子藍信一邊記錄實驗數據,一邊分析替代蛋白質的優缺點。
幾個小時後,第347次測試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