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夏有米的分析,宋衡眼中多了絲清亮。
他原是年少不羈的小郎君,自幼得名師教導,文武雙全。在王朝鼎盛之年,因政見不合,父兄在朝堂之上,備受武官的惡意刁難。
熱血當頭,他決心為家族拚出一條武將之路。
當時,父親沒有支持也並未反對。隻讓他,凡事多留意,最險是人心。
熟讀兵法,禮賢下士。麵對眾人的高高捧起,他也清醒以對。最後,是一步一個腳印地具象化,他磨好了性子,練出了精兵,也漸漸能服眾了。好像,隻差一次功勞,就可以成為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了。
卻在最親近之人的推動下,慘烈收場。還背上了兩百個家庭的破碎債。
甚至,他還沒有上報戰況,京中已經下了定義。他的輕率和莽撞自負,是這一切的結語。
“你可知,我為何要幫你阿舅?”
“不知。”
宋衡明白夏有米沒有完全說實話,因為他們也猜不到,這是自己放任的結果。
“當時你阿舅,並非我的親衛。卻在關鍵時刻,拚命擠上來。甚至,脫離陣法。”
夏有米內心咯噔一聲,這裡麵還有隱情?
“最後,隻有我與他等來援軍。他雖重傷,但若及時救治,還是能保下命來。可他隻交付那布條,不願回營。”
用自己的餘命,來換取庇佑。這份心計是擺在明麵上的,也許不一定令人舒適。
這下,有些疑惑得到了解釋。
丹果進來續上熱茶,氣氛鬆了些。宋衡抿上一口,略微歎氣道:
“怪我,那時疑心甚重,思慮不周。明知將人安排到長安,會被那群不死心的盯上,但還是這麼做了。”
夏有米遲疑道:“那,楊二狗?”
“多方的有心試探罷了。”
這話說得是不清不楚,夏有米想得到確切的答案。但礙於場合,很難直白開口。隻能試探一下底線。
她露出個真誠的微笑,不賣關子道:
“恕我淺薄,若那時,我們並未追究楊二狗。您是否會覺得,我們與他就本是一丘之貉?或是,被收買了為其效力。”
宋衡讚許地點頭,絲毫不偽裝。
好沒道理的邏輯。
可仔細一想,這不正是現實情況嗎?
楊家派人來試探,能否做一把好刀。當時被夏有米一通攪和了,也讓宋衡看到了他們的站隊。於是,才有了出麵解決楊二狗一事。若他們不予追究,宋府也不會再輕信王家。
所以,原劇情中,王少衍可能還是成了刀。隻是,宋府用那恩情抵了冒犯,最後,隻餘漠視。
漠視了王家被汙蔑,被男主男配輕易滅門。
夏有米得到想要的,也確定了,對他們下手的正是楊燮一派之人。就準備回去,馬上找到二兄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