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
整個陶家的重擔都壓在老三陶向才的身上,大哥精明小氣,二哥早早離家離世。
他隻因為自己老實孝順,就得無條件接受所有難題。
好不容易熬到娶親年紀,自己瞧中了剛遷進村來的夏姑娘。他悄悄觀察過,是個踏實會過日子的,待人接物都不錯。還讀完了初中,父母和養父都是教師,有點文化水平。
除了身世差,簡直是一個完美的伴侶人選。
甚至還想過,將來既能持家又能教育子女,他陶三是個有遠見之人。
結果就因為父母要省點小錢,媳婦嫁二哥,自己什麼都沒有。
最最不能忍的是,又一次輕信馬媒婆的花言巧語娶了胡曉丹,一切痛苦都源於此。
陶向才陷入悲憤。
一旁的陶老爺子磕著煙袋,默不作聲但釋放著威壓,他向來是吵完後拍板的那個。
根本不關心過程。
隻剩陶老太勸道:
“丹丹,這不好吧。”
“我家向榮的東西,那會兒,都搬回來給你添彩禮了。她們一個寡婆子一個小娃娃,工作就,就當打發人家。”陶老太苦口婆心地掰開真相,她也有點沒臉再上老二家。
“打發?”
“這麼好的事,怎麼不打發給自家的親孫子?”胡曉丹重音落在“親”字上,意有所指。
“那個野種。”
“陰森森的不敢見人,不知是不是老陶家的種呢,還這麼護著!”胡曉丹不屑地嗤笑,她有兒子是底氣十足,不想陶家多出個孫子來分家產。
外人休想占去好處。
在胡曉丹的概念裡,即便二伯哥還活著,也是不能跟她爭的。
另外三人臉色都不好看。
“唉”
“不能這麼說,誰要護著那個孩子,我們家逢年過節也不叫人上門。”
“隻是丹丹呐,老二家的那個工作,還是小娃兒他鄒姑媽打的報告。”陶老太踟躕著。
她心有顧慮,想好處落實到自家,可又不想擔上丁點壞名聲。
說起來。
老陶家在整個溪邊村還算吃香的。
主要是老爺子年輕時“吃苦耐勞”,很有點腦子和機敏,也知道低調行事。
才換來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家業。
家裡麵,可是一直藏有金子物件。
他們可是嘴巴嚴實得緊,小兒子都不知道。
那時候,大兒子懂事了,沒法瞞,才將人送出去“經商”。這幾年頂著一個失敗者的名頭回村,一心啃老,陶家人還是日常照顧著大兒子,誰不說上一句厚道。
外頭隻知道,他們樸實還立過一點小功勞。所以在隊裡分宅基地和自留地的時候,能夠越過有錢和有權的幾戶人家,得到最好的那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