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他們一家人哪兒都變了,又什麼都沒變。
夏以鬆的生意越做越大,明明鋪子一級一級往上開,都開到豐州城跟巢家藥鋪做鄰居了。
但隻要手頭的事情辦完,他都要一刻不停地往回趕,回到妹妹們親手裝點和改造的小窩。
夏以鬆忽然從讀書人向生意人轉變,即便前頭有巢家和田家引路,剛開始三年還是吃了不少虧,受了不少氣。
好在,每次磨難都被他們順利挺過,且會成為之後的養分和經驗。
「以鬆藥堂」的招牌也隨著時間的驗證,愈發閃亮。
他們藥鋪的主營是年份久遠、比較偏門難見的藥材,一般不是大病還不會找上來。
基本錯開了巢家的主要客源。
田丁蘭這些年一直坐鎮藥堂,專心培養徒弟和夥計。
他們每個分鋪的管事,都得在田丁蘭這裡學習一陣,完成了考教才能上任。
夏有米給自己安排了一個主考官的位置,替老舅公給他們出題和閱卷,有年年在,這個活絕對精準。
剛開始,還有人輕視夏有米,認為這麼個小女娃娃,咋有資格檢驗他們數十年行醫的厚重積累。但事實勝於雄辯,任何知識,她都無一錯漏。
慢慢地,在管事眼中,她就成了神秘天才的代名詞。
若不是當家的不許外傳任何妹妹的消息,怕是也不會有那些廢物懶女的不良名聲。
這二小姐是懶嗎?
明明是人間的知識難不倒她,不屑顯擺。
如此,在「以鬆藥堂」,管事們第一敬重夏以鬆,其次是田丁蘭,第三位就是夏有米。
期間,
不少人都打過夏以鬆的主意,想得到這個好女婿,可他就是滿心滿眼都是事業和家人。
再貌美可人賢淑端莊的女子,他都不動心。
甚至,還有十分具有大家主母風範的姑娘,多少人說般配,連田朝雨都想點頭,但還是被大兒拒絕了。
就這麼一次嘗試過後,田朝雨就不再嘗試幫兒子相看姑娘。
她確實不急,都在身邊就好,成不成親還是全看他們意願。
老二夏以柏也沒著落。
倒不是有樣學樣,在跟他大哥計較,而是他真的忙不過來。
夏以柏回鎮上學堂後就端正了態度。
不再隻是盯著同窗們的進度,而是發揮自己的優勢,結合看到的雜書遊記等等,摸索其中的道理,靈活運用。
如此吸收起知識一點都不難。
他也是個有天分的,開了竅,再加上夏良駿恢複了精力後,給他開小灶。三年內接連通過縣試、府試和院試,尚未及冠就成了秀才。然後穩紮穩打,在三年後的秋闈中,拿下鄉試第二名的好成績。
二十二歲的舉人老爺,夏以柏的聲望在迅速提升,但他卻選擇潛心讀書,不再趁熱打鐵。
一是為了家人,不願早早離家進入官場惹人憂心。
二是他自覺儲備不夠,想停下來慢慢學更多知識。
其實,還有不願自己太惹人注目,將麻煩招至家人身上的想法。
不過,
時機將至,大哥的產業逐漸成熟,明年也有陪他去京城的安排,那三月的春闈,就是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