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那靜妃得寵的時候,也沒少縱容底下人,給做事的太監擺臉子。
自己一時忙昏了頭沒看顧好,乖巧的小徒弟,就死在了那亂棍之下。一切隻因小徒弟嘴巧,在當差時誇了靜妃死對頭彤妃一句好話。
就被輕易尋了錯處死不瞑目。
此後,
久久無法釋懷。
盛則再也沒有見自己日子過好了,就好心拉拔底下的小太監當徒弟。
這吃人的地盤,多一個人在身邊,興許福分沒同享,就得共赴黃泉。
不過,這些事發生在他們相識前,李莞然並不知情。
何況,若不是靜妃逼了盛則一把,叫他早早領會剛起步的宦官生涯,不過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
他也不會再次沉寂下來好好籌謀,爬上更高的位置。
再扶持著李莞然坐上這太後寶座。
事到如今,盛則也沒有放鬆警惕,隻在陪伴妻女時,不顯露太多來。
“嘖!你沒瞧出來!”李莞然的話裡帶著打趣的意味。
一時叫盛則呆住,隻顧著抓起娘子的手琢磨著紋理,重新梳理情緒。
“我,我瞧出來了!”夏有米舉起一隻胖爪,樂乎道,“是樣貌,娘親方才指的兩位公子,是被選中的伴讀,他們長得好看!”
“撲哧——”
“還是米兒有眼光!”
“米兒,什麼好看,也就一個鼻子兩個眼。”盛則不服,他腦海裡除了想靜妃那點往事,還思索的就是霍家、費家和傅家,那些勢力間的共通點。
完全沒打量樣貌。
這會兒見母女倆笑到一堆去了,就明白女兒說得沒錯,隻怕李莞然就是說的模樣標致。
哼!都是小雞仔,全是麵上光。
盛則嘴角掛油壺,被母女倆一口一個爹最好看,郎君最美,爹娘才是俊男靚女最相配。
哄地找不著北了。
才又認真琢磨夏有米伴讀人選。
他們沒打算給女兒低皇帝一等,呂朔選三個人,有米也要選三個人。
甚至,
不是大眾意義上,隻選擇女孩。
若是夏有米想要,全是男孩兒也不會有人反對。
可翻閱完整本去年的伴讀名冊,夏有米估量著,還真不如都選女孩。
一是,
真沒有符合她心意的男孩伴讀!
原是想用平等的目光對待他們,可分析下個個都有硬傷,不夠出色。若單純做皇子伴讀,還是玩伴,都很合格。可惜,她想做大事,便不能有疏漏。
相比之下,沒有呈上來的女孩,更有培養空間。
二是,
在前朝臣子眼中,過早地超越規製和離經叛道,並不利於將來掌權。
擺在明麵的東西,容易叫外人察覺和防備起來。倒不如,借力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