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下,
顧心珴、汪玉環和牧瑩齊齊望向今日話並不多的夏有米。
她們這個年紀,除了覺多,還有著蓬勃的乾勁和高自尊。
雖然夏有米沒有展露野心。
也沒跟李莞然和盛則交底。
但在長輩視角,自然要為孩子的名聲和心態考慮周全。於是,針對伴讀的培訓,就暗示和強調了以郡主為尊。儘可能增長技能,想郡主所想,為她掃清障礙。
這樣的結果是,為了不叫外人看郡主笑話,不能被碾壓學問。不論她才乾如何,伴讀們都要爭口氣,及時出謀劃策。
如此,無形中,促成了跟呂朔四人的對立。
今日,
見識到了差距,比想象中大,因為呂朔強。但又比最差情況好,因為夏有米態度正。
課上夫子提問,汪玉環博學,她能從讀過的典籍中抽出關鍵詞;顧心珴相對見識廣,至少能答出相應的文段;牧瑩有牧家作為底氣,政治上的事,多少都聽父親講過,也算能從切實入手。
而夏有米此人,若單論出身,不過農家子。
接進宮這兩年,也就是純玩。
最多學一下有關孝心的手藝。
今日,課上本該丟個大醜的!那些個論點,是帝王學的東西啊!
就算將答案擺在夏有米麵前,她都認不出。
可,九千歲寵著的琮愔郡主,簡單的道理卻從另一角度切了題,隻要有些見識之人,都不會真去盲目嘲弄。即便犯困,身子都在晃,還是跟上了。
而武科的測驗,除了顧心珴,其餘兩人都還不及夏有米的數據。
最基礎的紮馬步訓練也穩當,能看出一邊冒汗但心誌極其堅韌。
領頭者的學習姿態如此端正,底下的有識之士怎能不更用心呢?
夏有米在觀察,理清了三人的焦慮來源後,就進行簡單的開解。
不過是些一步一個腳印的話。
沒什麼急切的,簡單化用龜兔賽跑的道理,跟基礎的自己去比。
武科,等完成基礎體能課程。
便挑揀一兩樣擅長的單獨練,女孩其實不必跟男孩去比硬數值。不如建立友善關係,在武師傅不授課的時候,請對應的伴讀上小課。
充分利用資源,他費良材不是擅長槍、霍磐擅馬、傅羽擅長弓。選擇發展的單項時,還能借此成為一個參考。而呂朔,目前他都要被開小灶,所求是保命技加上全能。
就不列入被叨擾的請教範圍。
隻是,為了皇帝的麵子考慮,若有意,也可以試探著找他幫忙。
結果,
效率奇高的她們,當下就將目標瓜分。
夏有米最後選擇,表示剩下誰就選誰,她並不看重武學的成就。
實際上,找師傅也隻是為伴讀們考慮,不必因相互比較而焦慮。
把較量對象再次化為傳授者,心態要開朗得多。
而,
她自己有一套完整的煉體術,開小灶隻是擺設。
原以為剩下來的人會是呂朔。
結果,給夏有米留了個傅羽。
牧瑩選了費良材,汪玉環選了年紀最小的霍磐,而顧心珴礙於傅羽的強悍,和對拉弓的挫敗。選了最沒用的呂朔,這樣,她就能自由地掌控更多兵器。
爭取成為一個全能的花木蘭,拉弓射箭,除外。
倒不是今日費良材動搖了顧心珴的喜惡。而是,曾經在顧府上時,她就因為拉弓將手指割壞。雖曆經許久的修複,重新掌握了練字、繪畫的用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