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朝七代八年,秋。
今日是夏有米生辰,難得,伴讀都聚在了一起。
雲瀠宮的花廳隻擺了兩桌,隻有親近之人閒聊。
“往後,夏妹妹該議親了,攝政王可有考慮人家?”呂朔不禁陰陽怪氣起來。
興許,
全場也就他一人不痛快。
這三年裡,所有陪他讀書的人都在外各有發展,反而襯出幾分皇帝的無能。
這,不是他想要的伴讀。
但等意識到的時候,人已管不住,連決定權也都被交了出去。
似乎,能被拿捏破局的,隻有夏有米婚嫁一事。
她嫁了人,總不至於還在外跑動。若有了孩子,就更被牢牢綁在小家之中,什麼馬球、郡主、總長、出征。
這些名聲,都該是他的!
夏有米瞅了眼呂朔神情,就知道這人又在扭曲。
自從呂纖母子開始發力,小皇帝就已經不再跟他們真心來往。
緣由也很簡單,盛則發落了老四和球隊,還順手抄了些顧寧左的不良資產。
而長公主報複的手段也相當直接,挑撥關係。
首先是呂朔和李莞然盛則的關係,呂纖找出一堆證人,狀告太後去母留子。說當初呂朔生母靜妃是李莞然動的手,她生不了就嫉妒好友,試圖收養兒子上位。
儘管皇帝能看到先帝的內史實錄,李莞然和盛則也沒有瞞著他當時的真相。
在流言發生之時,還將當初真正撫養他的太嬪,還有一連串宮人找了出來。迅速平息了流言,也維護了皇帝麵子。
沒有公開靜妃被厭棄的真正原因。
已做到仁至義儘,實在沒疏漏了,但呂朔心底裡無疑還是罩上了幾層陰影。
跟他們幸福一家三口產生了隔閡。
原文中,這個手段還是後期才用來製造矛盾的。
也是夏有米嚴防死守,不給男女主發展的機會,把長公主逼急了才出大招。
可惜,一事無成。
還將宮中的暗樁提前揪出來清洗。
沉寂一段時間後,顧國公爺離世。
除了女主被派去祖籍真心守孝外,其餘人皆沒有悲痛或者爭奪家產的戲碼。
一早就被顧宗安排好了,大頭是顧心言的,不給顧伯爺或任意一個兒孫輩。
如此,出於保護,或者是被排擠,顧心言帶著國公爺留下的人手回了老家。繼承祖宅和家鄉事業的同時,離開爭鬥圈。
因為顧家人都靠本事,靠出生早,得到了其想要的,也就沒跟顧心言計較。
顧伯爺整日揮霍,不想重振家業。
顧家三房分了家,專注自身發展。
隻有二房不消停,呂纖很早就被埋下了野望的種子,她要讓自己兒子上位。
再一次出招,就將矛頭對準了李莞然和盛則的關係。
雖不是將其公開,但比那個惡毒。
不知從哪找來一女子,非說夏有米是盛則親生孩子,說抱養是騙李莞然的。
他早就背叛了她。
還嚷嚷著要驗親,有證據表明,盛則早在抱養夏有米前,就對她有過關注。若非親生,哪有這麼多相像巧合,居然還有相類似的痣。
李莞然就順勢表演了一出決裂,還是拉著夏有米一起演,隻暫時瞞著盛則。
結果,
逼得盛則發了瘋,不僅親自去查陳年舊賬,還跟李莞然請罪坦白一些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