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花眼看著已經勸不住他們了,隻好說過兩天下山賣炭的時候去打聽打聽。
其實她根本就不知道找誰打聽,這村裡打獵的隻有他一戶。
忙碌的一天過去了,何春花又是倒床就睡。
來到這裡,天天為了生計發愁,倒是治好了她的失眠。
今天何春花給大郎安排了任務,讓他去山裡砍幾根竹子,找些還沒黃的茅草過來,準備編了搭個棚子。
實在是怕哪天突然下起雨來,把這些木頭淋濕,那就真的白費力氣了。
山裡風大,又加之這兩天日頭好,第一天砍的木頭已經曬得差不多了,
燒炭的木頭並不需要完全乾,這樣容易燒過頭,不好把控,所以曬個半乾不濕的就行。
何春花在後院裡轉了一圈,開始擼起袖子挖坑,
她挖的坑並不是特彆大,深度和寬度差不多一尺多一點,長度兩尺左右。
把細的柴火枝條折成和泥坑差不多的長度,然後在底部搭建好,保證底部通風。然後放上枯草,將火點燃。
等火燒旺之後,把跟泥坑尺寸差不多長短的木頭繞著圈放在火堆上,
再將枯草用水打濕,鋪在堆成小山的木頭上,再抹上一層厚泥將柴堆裹起來。
泥堆底下留了8個孔,上麵留了一個孔,方便提供氧氣,不然裡麵的柴還沒燒就會熄滅。
等這個泥堆做好,何春花又用同樣的方法做了三個,小時候她經常跟著家裡大人窖攤,也算個老手,所以並不怕失敗,
而且她也等不及先做一個看成果,她太渴望銀子了,她想掙錢買肉吃!
何春花三個泥土堆打著轉,看著哪個泥堆裂開就趕緊補上,不能漏風。
這個活兒不累人,但是很煎熬,根本離不開人,不僅要看著泥堆不讓它裂開,還要時時從頂上的洞口觀察木頭的燃燒情況。
好在大郎把茅草割了回來,幾個人可以湊一起編草簾子說說話。
二娘雖然才5歲,但是手卻巧的很,那茅草在她手裡翻飛個不停,比她和大郎利索多了。
而三郎似乎是對這幾個土堆十分感興趣,時不時就要跑過去蹲在旁邊看好久。
待草簾子編好,何春花就讓大郎看著幾個土堆“若是哪個土堆裂開了你就叫我,千萬彆自己動手”
這次大郎倒是毫不猶豫的乖乖點頭。
何春花便到前院,用編好的草簾子搭了個草棚子,然後把曬好的木頭放到草棚裡。
一直等到了太陽落山,看著第一個做的土堆裡的木頭已經差不多了,何春花便把下麵8個孔用泥封上了。
今天大郎做晚飯,隻是一個白粥,倒不需要什麼廚藝。
娘幾個吃過飯,她也沒空再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洗漱好就趕他們睡去了。
她要忙著把第一個土堆上的孔封住,然後繼續守著土堆。
封泥是最關鍵的一步,封晚了木頭會燒過頭,封太早木頭又不能炭化,所以這時候是最關鍵的,何春花寸步不離的守在土堆旁邊。
山裡的風呼呼的吹著,天地一片寂靜,隻聽的偶爾幾聲鳥叫,一個人坐在空蕩蕩的院子裡,單薄的襖子並不暖和,僅靠燒著的土堆給與一些溫暖,
喜歡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