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間,還得澆水,施肥,除草……
總之,隻要種了棉花,就有做不完的活兒。
棉花種下,辣子苗也長了起來。
不過這些菜園裡的活計,本就不多,何春花和趙嬸子三人沒花半個時辰就做好了。
緊接著就是紅薯育苗。
短短一個來月,坎下這一片地裡已經種上了辣椒,土豆,紅薯,還有邊邊角角撒了些豆角種子。
李老頭是一粒種子都不願意浪費。
連來不及開出來的荒地,都撒上了南瓜和菜瓜種子。
其實吧,何春花覺得,這個菜瓜種子也沒必要撒那麼多。
這裡的菜瓜,就是她小時候常吃的佛手瓜。
一顆藤子能結上好多個,跟冬天地裡的蘿卜一樣,好像怎麼也吃不完。
還讓她害怕的峨眉豆,何春花不確定是不是對這種豆子過敏,吃起來總覺得卡喉嚨。
所以,當李老頭在歎息忘了帶峨眉豆種子時,何春花還暗自高興了一把。
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她還去挑食,那就是上趕著挨罵。
不用勉強自己吃不喜歡的食物,那是再好不過了。
這一切做完,春種這活兒基本上也收尾了。
隻等著紅薯發芽長苗。
然後就是把靠著坎上的那一片特意空下來的地,繞著坎挖一條一人多寬的深溝。
李老頭做一個木梯搭在中間,供人上下。
何春花便在這時進了一趟山。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
草也綠了,水也清了。
她們也終於結束了用臘肉湯拌粥的日子。
靠山吃山,一到春天,他們這群住在深山裡的人便嘗到了第一口鮮。
這些天他們去地裡忙活,也會順路摘些野菜回來。
隻不過那片地離家裡並不遠,所以摘野菜的範圍也不大。
數量最多的就是婆婆丁。
雖然婆婆丁略帶一些苦味兒,但這對於好久沒吃過葉子菜的人來說也是美味。
隻不過連著吃了五天以後,三郎幾個小孩就開始歎氣了。
再就是野蒿菜,嫩汪汪兒的野蒿裡放點麵粉,和臘肉丁子一起蒸,野菜的鮮嫩,臘肉的鹹香融合在一起,不需要什麼複雜的調味料,一人都能吃上兩大碗。
所以那幾天趙嬸子得著空就往樹林草地上瞄,家附近的野蒿子都被她薅了個光。
然而,再好吃的東西也頂不住一天三頓這樣吃。
而且在地裡的糧食長出來之前,麵粉也是頂頂金貴的東西。
所以,她們急需要種類豐富的野菜來換換口味。
這些天,何春花天天跟個陀螺一樣忙個不停,雖然天天累的倒頭就睡,身體倒是好了很多。
以前從山腳爬到半山腰就好像要了半條命。
而如今,卻絲毫沒感覺到累。
甚至,她還覺得這是難得的悠閒時光。
背著背簍,哼著小曲,一路晃晃悠悠往山林更深處走。
一抬眼,便看到不遠處的草地上,密密麻麻長了一大片。
何春花激動的驚呼出聲。
喜歡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請大家收藏:穿到古代深山我靠挖野菜發家致富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