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環】創造了票房奇跡。
單日票房記錄,首日票房記錄,七天票房記錄,國慶檔票房記錄,最快破十億記錄……
總之能破的票房記錄都給破了。
八天三十億!
這個數字聽的都肝顫,娛樂圈裡影視圈裡的大佬們反複看著扶搖公布出來的數據,感覺有點幻滅,這踏馬還是國內的電影嗎?
八天三十億?
哪怕是放在好萊塢,這個票房也足夠嚇人了。
國內之前破三十億票房的電影總共就三部,一部【唐探】一部【環太平洋】,全都是你昆鵬的。
而且【唐探】破三十億用了一個月。
【環太平洋】用了十天。
現在【高山下的花環】卻是僅僅用了八天的時間……
這個記錄已經高到讓人窒息了,所有公司,所有導演,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超越的數字了,這部電影的記錄勢必會成為一個奇跡。
他們隻想說,詩人握持!
當然,他們也心知肚明,這電影票房能這麼高,除了質量本身過硬之外,還是因為題材的問題。
而且,多家官媒都發聲,對【高山下的花環】給予的高度肯定與表揚,全都是一片溢美之詞。
“【高山下的花環】,戰爭片是為了反思。”
“最高級的愛國主義電影,沒有任何說教,一切儘在不言中。”
“華夏的花環,人民的花環,【高山下的花環】。”
“這個年代,我們需要看【高山下的花環】。”
“乾了這杯酒,烈士陵園見。”
“從【高山下的花環】,看華夏軍人的風骨。”
“……”
一眾官媒都發聲了,被吸引去的觀眾就越來越多,哪怕是過了國慶檔,依舊有不少的觀眾走進電影院。
這也讓【高山下的花環】的票房依舊在以穩定的趨勢上升,直奔五十億甚至是更高的記錄去了。
國慶檔的這些片方最為無奈。
尤其是搏納。
【湄公河行動】是他們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投入不算特彆大,但卻是他們主旋律電影計劃一個承上啟下的節點,隻要能夠穩住,那後續出來的主旋律電影估計都不會差。
本來想的好好的,怎麼票房也能突破十億吧?有這麼多明星,還是之前轟動一時的大事件改編而來的。
結果就碰到了【高山下的花環】。
二者的題材有些類似,都是主旋律,隻不過一個是偏向於動作戲,真正的戰爭場麵太小打小鬨,另一邊卻是真正的大規模戰爭,是影響一個國家走向的戰爭!
人家質量還高的可怕。
那天看了首映禮,於胖子就知道不可能打的過。打的過都有鬼,誰來也不可能打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