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媒體攻擊是一件簡單又複雜的事情。
簡單是因為隻要你敢張嘴,基本上就能找到願意替你發聲的媒體。說複雜則因為大眾對媒體消息的接受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認識,未必會相信你的話,而每個媒體代表的立場也有差異。
趙海生和老侯、吳欣欣等人商量了半天,終於製定了一個計劃。
第一步就是要把魏哥給拱出來。這件事其實很好辦,魏哥的音樂公司已經被寰球收購了,現在隻是消息還沒有正式公布而已。圈子內並不覺得這件事是一件壞事。
88年的時候人們對跨國公司,尤其來到東大的跨國公司充滿了熱情、善良的想象和期待,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些公司為什麼要到東大來。
很快,老侯就親手寫了一篇名為《崔巍:寰球東大第一人》的文章,在文章中,老侯按照趙海生的想法,明麵上一直稱讚崔偉敢為天下先,拒絕了東大唱片公司的合作,選擇全部賣給寰球,走上國際音樂人的路線。這篇文章,對崔巍一句壞話都沒說,反而一直稱讚他的國際眼光,為了東大音樂國家化,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有些東西要讓讀者自己去想,咱們不說他把公司全部賣給寰球有什麼後果,讀者自然會想到的。要知道,咱們現在的讀者其實並沒有那麼開放。”
趙海生這麼對老侯說,目的也很簡單,先帶一帶節奏再說。
按照趙海生的想法,是等有人出來反對,再和這些讀者爭論,顯得自己對崔巍是公正的,然後再無意中透露寰球賣稿攻擊東大新銳歌手夏英傑就好了。
不過,宋一坤是實在等不及了,一直催促老侯加快節奏。好在老侯自己其實也等不及了。就把自己早就寫好的文章,在第二天就發了出去。
老侯的文章還算比較克製,題目是《崔巍有洋買辦的嫌疑》,內容大多也是轉述前一篇文章的核心內容,實際上是在讀者心裡強化一遍,崔巍的音樂公司已經全部屬於洋人了。現在的崔巍說是京城本土的一麵旗幟,其實已經是洋買辦了。
有了這些打底,東大唱片公司的宣傳機器馬上開動了起來,分成兩派炒作這個話題。一方麵不斷在各個媒體上發文力挺崔巍,說音樂無國界,就應該走國際化,賣掉公司也沒什麼。
另一派就馬上發力了,老侯更是用自己的主力筆名侯振華發文,《跨國公司嚴酷的一麵》、《崔巍攻擊夏英傑是為了什麼》、《音樂無國界,音樂家有國界》,老侯一連三天,每天用各種筆名發文章,尤其揭露寰球攻擊夏英傑的時候,采取了正式揭露的方式,把寰球拱手收購崔巍音樂的日期,以及崔巍手下大將趙四寫文章惡意抹黑夏英傑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讀者都是比較精明的,老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把事件、地點以及人物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真的。因為造謠的還真沒有把事情說得這麼確鑿的,這麼說,如果是假的,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反告。
媒體仗打起來之後,宋一坤就放了心,同時對老侯也重視了起來。覺得這個筆杆子真是不一般。趙總就那麼一說,這個老侯竟然變著花樣寫出這麼多東西來。
趙海生躺在椅子上,旁邊就是老侯、宋一坤等人,穆洋和白靜茹等歌手也都在大廳閒聊。媒體站打起來之後,大家都願意到一起閒聊一下,隨便打聽一下消息,老侯這個筆杆子也會不時評論一下自己的文章,趙海生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著休息。
趙海生倒是挺喜歡這種場景,有一種大家一起乾一點事情的感覺。
“接下來,咱們該給夏英傑搞一個專訪了,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兩件事要做。”趙海生一邊悠閒地躺著,一邊慢條斯理地說。
“海生哥,你怎麼一下子就想到兩件事啊?現在大家不都說咱們已經勝利了嗎?”白靜茹晃著趙海生的胳膊問道。
“這個很簡單啊,就是證實咱們的話而已。第一件就是讓其他記者去夏英傑老家采訪,看看夏英傑是不是出身農村的歌手,這一點咱們穩操勝券啊。對了,小夏你的簡曆沒有造假吧?”趙海生裝作嚴肅地問道。
“沒有,絕對沒有。我父母現在還在農村務農呢,我是先考上縣裡文工團,然後才調到市裡的,老宋去我們那裡工作,鼓動我到京城來發展的。”夏英傑聽趙海生這麼問,一下子著急了,連忙把自己的簡曆說了一遍。
宋一坤連輕拉了拉夏英傑的胳膊,輕輕拍了兩下,示意她不要著急。
“我開玩笑的,小夏彆著急。”趙海生也有些不好意思了,沒想到這個夏英傑太緊張了。
“這件事簡單,現在很多媒體都對夏英傑的出身很感興趣,而且報紙自己查這件事也很容易,隻要委托自己在當地同事去查就行了,然後稿子還可以一套多投。”老侯現在對媒體的套路已經特彆了解了。
“第二件事是什麼?”老侯看沒人問,隻能笨人出手自己問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件就是小夏的專輯,確實有一點問題,不過隻能說是不是問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