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茹的這張專輯雖然不錯,但是在銷量上還沒有表現出來。大家對她的肯定大多還局限在音樂圈內。”
趙海生斟酌著對羅庚才說道:“所以我們這一段時間準備多宣傳一下,現在音樂公司是一種工業品,產品出來之後,必須儘快宣傳,帶動銷售,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要不然不說彆的,幕後工作者也受不了啊!他們很多人就靠專輯銷售的分紅過活的。”
羅庚才是個聰明人,另外他對白靜茹也格外看重,也許是因為有一個乾爹的身份。那個年代乾娘乾爹基本上還沒有被玩壞,確實是一種類似於父母的長輩情感。因此羅庚才沒等到趙海生說下去,馬上接上了話頭。
“在粵省和香島搞宣傳,可一定要叫上我才行,我老羅彆的不行,當年羅武這個歌手名聲還是值點錢的,而且說話也算有一點分量。”
羅庚才主動願意幫忙,這件事趙海生自然是高興的。兩人馬上就開始商量起了具體措施。
“打榜是必須的,即使你是天皇巨星,也必須打榜啊。好在小茹的歌曲質量絕對過硬,稍微用點力就能拿到榜首。現在的問題側重哪個榜單,現在的榜單可是太多了啊!”
羅庚才馬上扳著手指具體分析起了香島和粵省的音樂榜單。
“現在影響力最大的還是電台榜單,現在的人聽歌往往都是先在電台聽,反響好了才會購買。尤其是中下層,聽電台的人就更多了。海生啊,你們初到粵省來,我也沒送什麼禮物,這樣吧,就由我來操作香島電台的音樂榜吧,我那個音樂公司雖然有些落伍,不過還是有一些人物的。”
“乾爹的音樂公司就是多寶公司吧?這些年確實很久沒有推出新人了。”趙海生回想了一下,倒是想起來一些資料。
根據歐美的音樂發展規律,像羅庚才自己所屬的這些小音樂公司,基本上很難和國際大公司抗衡,所以在市場上有些沉寂也屬於正常現象。
趙海生馬上琢磨著要不要也在香島來一波收購,就像在京城乾的那樣。這些公司雖然小,但是幾乎每家公司都有一些厲害的人物,或者是填詞高手,或者數編曲鬼才,有的還身兼數職,隻是因為小公司實在很難和大公司拚宣傳、拚市場。
“確實就是多寶,這個多寶是我當年因為自己的興趣搗鼓出來的,也有一些朋友跟著混一碗飯吃,所以這些年雖然發展一般,我也沒有放棄。真是可笑,最近還有一些後輩竟然想收購。”
羅庚才感慨著說道。這句話倒是打消了趙海生馬上談收購的念頭,不過他也埋下了一點釘子。
“現在從國際潮流來看,音樂公司基本上都在合並,因為小公司實在太難發展了,所以大家都抱團取暖了。乾爹以後要是想繼續發展音樂公司,不如考慮考慮我們東大唱片公司,至少咱們都是自己人,最該一起抱團取暖。”
趙海生說了一句就不再說,不過倒是把羅庚才的興趣提起來了。
“你們這個東大唱片公司是合夥人公司嗎?小茹是不是你們的股東?”
聽了這句話,趙海生才知道羅庚才的關注點原來在小茹身上。
“小茹加入東大唱片的時候,公司已經成立了,小茹確實不是原始股東,不過我們東大唱片公司最近就要進行改組,像小茹這樣的重要人物,肯定會成為股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這段時間應該過不來了多久,我估計也就是三四個月的時間。”
趙海生知道公司改組的事情好多人都在私下談論了,也趁機把這件事說了出來。
“哦,公司發展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改組呢?”羅庚才問道。
“因為我覺得自己占的股份太多了,而其他為公司做出大量貢獻的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股份。人常說財散人聚,財聚人散,這個道理我還是清楚的。我們東大唱片公司未來的目標就是要成為世界一流的唱片公司,所以我決定改組公司,把我占大多數的股份分出來,讓那些做出貢獻的人更夠一起分享公司的發展。”
因為初次見麵,雖然羅庚才十分感興趣,但是也不好讓趙海生說得太具體,不過趙海生給出三四個月的時間線,已經讓羅庚才十分滿意了。
羅庚才走的時候,對小觀園這個建築群倒是很感興趣。
“你們這裡有能人啊!竟然能把原來零散的洋人小洋樓,搞成這麼一個大園子。對了,我建議小茹住到那邊去。”
趙海生一看,羅庚才指的是東南角那棟紅色小樓。
“那邊的風水特彆適合小茹啊,我一眼就看出來了。”羅庚才得意地說。
趙海生對風水之類的東西一點都不信,不過他也不妨礙彆人信這個。倒是白靜茹媽媽對這個也十分感興趣。
“哎呀,我這次來就住在那裡啊,而且還不是我自己選的,是來的時候就那裡比較清淨,我就住在那裡了。小茹有時候和海生在一起,有時候也和我一起住。”白靜茹媽媽對羅庚才十分信任,什麼話都和他說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是弟妹住在那裡,我倒是要去參觀一下。這也,海生,你們就不用陪我們了,讓我們這些老家夥自己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