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量,加大量……
第一天的成功,刺激了合作夥伴,當天下午拿貨時,儘全力做的1000斤,還說不夠塞牙縫。
……
趙秀麗:這合作夥伴是不是傻,沒一點常識,1000斤已經是小作坊的極限。
昨日舅婆和三嬸找了10個品行過關的村婦,熱火朝天的乾。
當然找的第一個就是村長兒媳婦——蘇巧。雖說有個村長公爹,本身也是勤快、老實人。
來的村婦們,又找來了親戚,老的小的,隻要幫忙的都有工資。
人太多也不行,場地不夠。
這天出了1000斤的貨,工資也發了100多元。
掙得不少——2000多元。
洗、切土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都搬到三嬸家進行。
炸、和調料增加兩人,舅婆和三嬸和我們一起做。
4個人加了臨時的2口鍋,從早上5點忙到下午4點提貨時,才忙夠1000斤。
每天再增加200斤,已是極限。
小鎮的攤子,交給舅公和三叔上,貨物家裡拿過去直接賣。
趙秀麗沒想過要停小攤,雖然他們今天隻賺了30多元,但讓他們嘗到了生意的甜頭、鍛煉了心態。
雖然累了點,但小吃攤堅持下去,7天後需求量降低,也可以繼續擺攤。
這邊白常安清理了現金,第二天總共也掙了2000多元,小弟們高興瘋了。
賣得最好的團隊,最多賣了400多斤,2000碗,掙了1200元。
都在感歎老大英明,帶他們走上了康莊大道。
白常安:彆想多,你們隻是順帶。
忙碌的生活,相處起來總是那麼短暫,7天很快到了。
交完最後一批貨,小作坊內的工人,終於可以休息片刻。
沈雲芳趁大家休息給他們發了工資,還給每人多發了2元的獎金。三叔一家、舅舅一家,每人發了5元。
並告訴大家,工作要長久,得看能否把修建工廠的資格,爭取到村裡來。
村長在兒媳婦回家後也聽到了建廠和趙家發工資的大方,暗自琢磨起來。
看著手裡二十多遝錢,沈雲芳不敢相信,就這麼幾天,家裡由差點揭不開鍋,變成了萬元戶……
感覺就像做夢一樣,用力的用手掐了掐自己,雖然手軟綿綿的沒有力氣,有點疼,但不是做夢。
母女倆哈哈大笑,沈雲芳想到了什麼,立馬捂住了嘴。到處找藏錢的地方。
趙秀麗看得好笑,製止了沈雲芳的搞笑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