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長安城西南側,金光門外。
騎在騾背上,望著在自己麵前整齊高聳,連成一脈的城牆,
看著身旁車水馬龍,摩肩擦踵排著隊,等著通關的繁雜人員,吳所為不禁有些感慨。
在益州兜兜轉轉做了大半輩子的貨郎,他還從未見過如此宏大繁盛的場麵。
入目之處,到處都是形形色色的異邦人,
他們多是架著坐騎拖車前來,
行囊中皆是塞得盆滿缽滿,不知裝著多少用於交易的貿易品。
興奮地指著前麵的人影,吳所為扭頭,對著身後木車上的葉響喊道。
“響子,你快看前麵那些穿著白袍,頭裹著紅布的人,
我聽說這種扮相的人是來自波斯國的,他們還騎著橐駝,據說那些東西能負百斤!
現在都已入夏,他們這樣穿著難道不覺得熱嗎?”
聽到吳所為的嚷嚷,葉響方才將架在眼前的刀法書籍收回包袱。
翻身從木車上跳將了下來,露出了自己此刻的模樣,沉聲說道。
“彆讓亂花迷了眼,馬上就要輪到我們過關了,做好準備吧。”
此時,葉響與吳所為都是頭上戴著一頂胡帽,
臉頰黝黑,雙鬢與下顎的絡腮胡完全連成一道。
身穿翻領窄袖的短衣,腿著長褲,足蹬革靴,妥妥一副胡人的模樣。
由於經常在外跑商,吳所為的膚色倒是與胡人有些相仿,偽裝起來頗為容易。
至於葉響,則是在黑泥的作用下徹底改頭換麵,變成了一個胡人青年的模樣。
之所以決定扮成胡人,是葉響與吳所為在路上合計後的結果。
作為大獻帝都的長安城,幅員遼闊,是極儘繁華的貿易中心,
但也因其在天子腳下,戶部管理得十分嚴苛。
外地平民百姓想要進入長安城,首先就得有個合理的“身份”,
能夠順利進城的人,要麼從政,要麼經商,亦或者是被長安本地人買來的奴役。
城門侍郎會查驗進城者手中,是否攜帶有來自地方的介紹函,這項環節俗稱“公驗”。
這些來自各地方的介紹函,便相當於大獻居民的身份信息證件。
恰巧的是,身為穿越者的葉響,
以及常年在鄉野間晃蕩,甚至險些入了山賊窩的吳所為,身上都沒有這玩意兒。
而想要進城,唯有一類人不需要經過“公驗”,那就是自他國前來進貢經商的外邦人。
他們二人之所以裝作來自外邦前來經商的胡人,
其一,便是為了避免“公驗”。
其二,則是因為葉響此時已是紅榜上的“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