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牛說:“對了,今天周五,按道理,鎮上應該趕圩吧?圩鎮上肯定很熱鬨,在這裡待著也無聊,我們去逛逛鎮上的圩市。”
頓時,姐弟仨都來了興趣。
蘇春柔直點著頭。
“好好好,以前,爸媽也經常帶我們來圩市賣一些自己種的菜,或者山上挖來的好東西,再買些必要品回去。”
“我們出發吧。”
沒多久,幾人就離開了鬆江大酒店。
圩市也沒多遠,走上三四分鐘就到了。
這圩市兩邊也都是騎樓。
這種騎樓在三四十年代的時候,就蓋起來了,到現在還能住人和開商店。
畢竟,也才過去四十年上下。
而在騎樓下邊外圍有各種擺攤的,都是周圍的農民和山民,把自己種的菜、養的家禽,以及各種山貨農貨拿過來賣。
說賣其實不夠確切,哪怕如今已經改開,但光明正大做生意,雖然不是不行,卻得上頭批準。
比如餘連慶,他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沒上頭允許,是做不了的。
所以,這幫村民哪有可能把東西拿來賣呀。
就算要賣,也得到黑市去。
而圩市不是黑市,所以多數出現以物換物的現象。
要大米是吧,我用我挖的紅薯跟你換大米。
要鹽是吧,我用山上挖來的藥材跟你換鹽。
當然,也會有金錢交易,但都搞得比較隱蔽。
討價還價和掏錢啥的,都顯得有些鬼鬼祟祟。
不過,哪怕有人看到,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總之,這圩市相當熱鬨,到處人頭湧動,十裡八鄉的人都跑到這來赴圩了。
蘇丫丫和蘇小虎到處亂走,而崔牛拉著蘇春柔一隻小手。
這年頭,大庭廣眾的,一男一女當眾拉手,哪怕結了婚的,都相當少見。
但崔牛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蘇春柔開頭有點不好意思,但轉念一想,這是我家男人,他牽我的手有啥?
彆人要是覺得奇怪,就讓他奇怪去。
所以,也溫順地任由崔牛拉著她的手。
一邊走,蘇春柔一邊這裡指指那裡指指,說小時候在這裡做過什麼,那裡又做過什麼,顯得相當活躍。
忽然,她頓住腳步,有些發愣看著前邊。
崔牛順著她目光看去,那裡有個七十多歲的老阿婆正跪在那。
在她麵前還擺著一小攤紅薯,看起來並不大個兒,挺小的。
老阿婆一邊咳嗽,一邊嘶啞著聲音說:“誰來買我的紅薯?誰來買買我的紅薯?便宜了,隻要5分錢一斤!5分錢一斤!”
當時的紅薯跟大米差不多,價格都在1毛錢左右。
賣5分錢一斤,確實很便宜了。
不過,老阿婆賣的紅薯個頭都比較小,所以並沒有什麼人買。
有幾個人走到老阿婆麵前,問她要不要換東西。
一些食糧或是生活用品。
老阿婆卻直搖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