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之畔。
江風獵獵,破浪翻滾。
金日照耀江水,如萬道金蛇,翻波戲浪。
岸邊,獨眼石人已經被眾將士扶起。
石人立於江畔,頗有種指點江山的意味。
韓先雲已經被劉光、張毅等心腹之將架住,任他時武學宗師,也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掙脫兩人手臂。
情急之下,他隻得怒斥,“劉光,張毅,你們倆要乾什麼!”
二人提高音量:“將軍,末將太想升官了!”
“是啊將軍,我等戍守北境多年,未有寸功,年華蹉跎,實在不甘!
況且將軍已經遭到昏君猜忌,冒然回京,凶多吉少!”
“將軍自己回去不要緊,可連我等連這十數萬的將士都要被打散充入各軍!”
“人往高處走,有誰願意從軍多年越混越回去的?”
“是啊,將軍,不如反了吧!”
此言一出,韓先雲怒喝:“你們這是要造反?”
他看向已經扛著大纛跑來的將領,再次怒斥,“方平,難道也想反?”
方平搖頭,“將軍此言差矣,我等隻想立下從龍之功,哪裡敢造反?”
說著,他站到石人跟前,放聲大呼,“兄弟們,天降吉兆,應在大將軍身上。
昏君猜忌,想召將軍回去殺之,咱們這些做兄弟的,能同意嗎?”
將士們紛紛呼喊:“不願意——”
“不願意!”
方平又喊:“兄弟們是想束手待斃、任人宰割,還是想放手一搏,搏出個錦繡前程?”
將士們再次回應:“願生,不願死!”
“活得好好的,誰願意死?”
“不拚等死,拚了也是個死,不如拚一把!”
方平大笑:“既然如此,眾兄弟可願擁立新君登基?”
“願意!”
“願意!”
“那還不快來參拜新君?”
方平斜著將大纛上的穗子解開,扯過火紅朱雀大旗,快步來到韓先雲跟前,不由分說往他身上一披,納頭便拜,“方平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旁劉光、張毅也將韓先雲架到石像跟前,跪地磕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將士也反應過來,烏泱泱跪倒一片。
韓先雲臉色難看,心底發慌:“你們可把我害苦了啊!”
……
大乾,長安,皇宮。
蕭綽正在宇花園內散步,身後跟著一眾宮女太監。
就在她準備這番禦書房批閱奏章時,上官婉兒匆匆而來,“陛下,楚國傳來急報!”
“講!”
“楚國連月來發生多起天降啟示,有漁夫捕到紅魚,腹中寶石有字……
楚國祖地再現巨熊,托骨書而出……”
蕭綽聽了,似笑非笑,“楚皇什麼反應?”
上官婉兒美眸中滿是震驚,“楚皇連下八道令牌,召韓先雲回郢都複命。
韓先雲憤憤不已,怒斬天子使者,於江水之畔、石人旁宣誓稱帝!”
“什麼!”蕭綽目光陡然一凝,目中也泛起震驚,“韓先雲……稱帝了?”
“是!”上官婉兒似也難以相信這個消息,“楚國原本在江水之畔屯兵十五萬,準備渡江與吳國一戰。
楚皇這個時候召韓先雲回京,逼得他不得不做出選擇。
他的部將擔心被清算,便在江邊擁立他為新帝,暫定都毗陵。
稱帝之後,他斬殺楚皇使者,親率大軍,三日內連克楚國句陵、下蔡、秣城等六城!”
說到這裡,她駭然看向蕭綽,“陛下,如此大事,楚國必定有所變動,我大乾必須儘快做出應對!
這對我大乾來說,或許是個機會!”
蕭綽也是鳳眸中泛起精芒,“許良這所謂的閒棋,竟然引起如此大變!
快,召他進宮!”
“遵旨!”上官婉兒快步離去。
蕭綽快步朝禦書房走去。
期間因為太過激動,差點摔倒。
即便如此,她仍不以為意,對著上官婉兒給她的密信在堪輿圖上找到毗陵等地所在,目光灼灼。
半個時辰後,上官婉兒領著許良來到禦書房。
“微臣許良……”
蕭綽回頭擺手,“許愛卿不必多禮,事情你都知道了?”
許良點頭,“來的路上上官大人已經說過了。”
“什麼感覺?”
“這……”許良抿了抿嘴,“出人意料。”
蕭綽臉上笑容一下子如春花綻放。
她就說嘛,許良也不可能將這變化預料到。
“於我大乾而言,此事力耶弊耶?”
“利弊皆有。”
“說說看!”
“楚國內亂,則我大乾南麵邊防壓力將會變小,甚至有可能趁機分一杯羹,此為利。
然韓先雲稱帝,受到影響的可能不止楚國。
如齊國、吳國、魏國等國難免蠢蠢欲動。
天下可能出現大的動蕩,我大乾難免被裹挾其中,此為弊。
還有一點,此前乾、楚結盟,也是經的韓先雲的手,到目前為止,楚國兌現的隻有五十萬兩銀子,還未有糧食運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此一事,兩國盟約隻怕就此作罷。
我大乾原本可以有穩定的一兩年發展時間也就此消弭。”
許良麵露可惜。
蕭綽慨然點頭,“時局風雲變化,此乃不可避免之事。
即便如此,這局麵也比朕剛登基之時好上太多。
誰能想到,楚國如此大變,竟是出自你之計策!”
說到這裡,她意味深長看了許良一眼,“先前朕還奇怪為何你要把你許家祖墳的事都說一遍,原來應在此處!”
許良微微垂首,“微臣原本隻是想著能否讓荊襄或瀟湘之地出現動蕩,趁機漁利,不想兩地動靜不大,反倒是韓先雲弄出如此大的動靜。”
蕭綽點頭,“朕也沒想到,一代名將韓先雲竟然說反就反。”
許良卻搖頭道:“陛下,倒未必是他想反。”
“哦?”
“依上官大人的消息來看,韓先雲倒像是被其部屬逼反的。”
“逼反?”
“不錯,韓先雲素有忠名,乍被誣陷,最可能的是他想回京自證清白。
但事涉謀逆,他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會落得個身首異處。
而其部將,其結局也不會好到哪去。
既然如此,對他們來說,不如反了活下去的機會更大。”
蕭綽若有所思,“可韓家在楚國也算根深蒂固,韓先雲就算回到郢都,熊均也未必真能拿他怎麼樣。
再說了,十五萬大軍駐紮在毗陵,楚皇難道不知道這其中凶險?”
許良再次搖頭,“陛下,知道利害是一回事,事到臨頭又是一回事。
微臣以為,楚皇再蠢也不至於以‘懷疑謀反’的罪名召軍中主將回京述職,他也願意選擇相信韓先雲。
可這種相信是經不起推敲的,尤其是對方真有造反的實力,其身旁還有人不住煽風點火。
再者,韓先雲治下部將為搏前程,也會極力促成此事。
韓先雲,隻不過是他們博取功名的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