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良喝斷片了。
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家的,更不記得昨晚酒桌上的一切。
直到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的頭還昏昏的。
上朝的時候他隔著老遠看了一眼未來嶽父,發現後者也是無精打采,一副傷了元氣的樣子。
到了朝堂上,他依舊如尋常那般,兩手攏袖,垂首打瞌睡。
絲毫沒注意到瞥他一眼就俏臉含煞的上官婉兒。
今日是大朝會,七品及以上的在京官員都會上朝。
隻不過絕大部分的六七品官員都是站在門口,甚至是門外。
遠遠地看一眼蕭綽便可以出去吹噓自己得見天顏了。
按照“大會議小事,小會定大事”的原則,這次朝會大概率是議不到什麼大事的。
然而蕭綽卻讓上官婉兒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布了大事:
“諸位大人,楚國大亂,陛下應楚國之邀,出兵助楚平亂,日前兩處出兵已經傳來捷報!
其一為襄州之地的亂軍,已被鎮南將軍何景輝鎮壓,接連攻克樊城、登臨、南裕、嘉山等城,積極向壽春方向進軍,力求切斷亂軍後方補給。
其二為援助郢都之軍,此為應楚皇之邀,故比較順利。
南坪府尹徐驍已經接管南陽六城,直抵楚國焉郢……”
朝堂上,除了張居中、甪裡言等少數提前知情者,其餘人皆滿臉吃驚。
他們一個年在家過得順順利利,這才剛出正月,就有人告訴他們大乾又出兵了!
而且是兩處大捷!
若是他們沒聽錯的話,上官婉兒剛才說大乾軍占據了至少十座城池!
十座城池!
這可比伐韓、伐魏兩次大勝加起來都多!
還得是楚國啊,列國之中疆域最大,城池也最多。
隻要咬下一口便是肥肉!
他們中不少人都震驚於此事的後知後覺,卻又興奮於朝廷竟在無聲無息間辦成了如此大事!
這種戰果、斬獲讓一些原本想抨擊此舉不合規製的言官乖乖閉了嘴。
這個時候誰敢亂開口,就是找死!
許良對這個消息並不意外。
韓先雲跟熊雲現在忙著弄死彼此,壓根沒工夫搭理彆的。
戍守襄州各城的羋昭本就在猶豫是去郢都勤王還是守城,加上韓先雲此前泄露的邊防,就導致羋昭在猶豫間錯過了戰機,被奪了城池。
至於南陽六城,是熊雲主動讓出來的,更是順利。
對這些事,許良提不起興趣。
他感興趣的是楚國現在的情況如何了。
然而上官婉兒沒有繼續說,反而是由蕭綽講到了各城大小官員的舉薦跟任命上。
“諸位大人,我大乾新得了十座城池,從兩地呈遞上來的奏章看,至少需要五十三名官員到這些新城供職。
而朝堂上的諸位,有不少有誌有才之士……”
蕭綽說的不少,大意就是吏部要忙起來,加緊篩選合適人選,到新城池做官。
而現場的各級官員,也可自薦,也可舉薦。
此事嚴格意義上是大事。
畢竟新城池的官不僅涉及管理,還要提防楚國穩定之後再跟大乾掰扯。
是以蕭綽的動員雖然很有煽動性,但朝臣們的反應不甚強烈。
許良隻以眼角左右掃了一眼,沒有說話。
這些事,與他關係不大。
就算他自己願意到地方上去當官,蕭綽也不會同意的。
按蕭綽的說法是他這種人必須留在眼皮子底下,若是放在外頭,一不留神被敵人抓到手,她就寢食難安了。
官員們開始小聲議論。
人群中忽然有一人朗聲開口:“陛下,微臣禦史中丞左冷謙有話要說。”
“講!”
“微臣以為,新城池與楚國接壤,所派官員須得是能臣乾吏,既有才乾,又有機謀權變之能……”
蕭綽點頭,“左愛卿言之有理,依你之見,可有人能勝任此職?”
“微臣以為,兩地可新增州府……微臣保舉一人,必能勝任!”
蕭綽目光一亮,“哦,是誰?”
“中書侍郎,許良,許大人!”
“嗯?”
原本還昏昏沉沉的許良一個激靈,睡意全無,四下掃視,尋找聲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