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書平囁嚅道:“我從小就怕老師。”
“……”
李小川無語,這算什麼理由。
白書平反抗無效。
第二天上午八點,王強派車來接二人。九點到了農科院。然後一行人在玉米地裡找到了曬得烏漆麻黑的趙教授。
趙教授內裡穿著一件洗的很薄的跨欄背心,外頭是一件的確良襯衫,袖肘的部位還打著補丁。
褲子就是一條普通的藍色滌卡工裝褲。腳上一雙千層底布鞋。
花白的頭發,眼角布滿深深的皺紋。肩上斜挎一個墨綠色軍用水壺,背後還背著個草帽。
要不是王強介紹說這位是農科院趙教授,走在大街上百分百會被認成普通農民。
李小川有些傻眼,他第一次和農科院的人打交道,做夢都沒想到,堂堂大教授竟然是這個樣子。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他麵對這樣一位樸素的教授,莫名的緊張:“趙教授您好,我就是李小川。”
趙教授打量了他一遍,見是一個高高瘦瘦,白淨斯文的少年,頗有些不可置信道:“那飯盒是你捐的?”
李小川點頭。
“你為什麼會想到要給我們捐飯盒?”
這事包括王強在內的所有人都很好奇。
李小川總不能說,他上輩子在電視上看到,有的研究室用鋁製飯盒當培養皿。他隻能現編:“我們那裡有個飯盒廠,積壓了很多飯盒。我就琢磨這東西除了吃飯用還能乾啥用。
後來一想,用它做培養皿不正好麼。進口的培養皿又挺貴的。鋁製飯盒,又便宜又結實。
就算不做培養皿,用來收納細碎的種子啥的也挺好啊。鋁的,又比較方正,容易收納……”李小川越說聲音越小,越說越不自信。
鋁製飯盒能做營養皿這事,畢竟隻是他從電視上看的。
趙教授問道:“李先生,方不方便告訴我,你幾歲?”
李小川如實道:“十六。”
趙教授道:“三千個飯盒加一起可是不少錢,你家長能同意?”
一旁的王強道:“這個您不用擔心。我可以擔保,這些飯盒來源沒問題。”
趙教授點了點頭:“那就好。”又轉向李小川:“你給我們捐飯盒,確定就隻是為了給國家的科研工作做貢獻?”
“也不完全是。”李小川陪著小心道:“我們開州市自古以來酸棗仁就很出名。可是仁兒取用了,果肉都浪費了。我想順便請教一下,那個果肉能不能做成果汁?”
趙教授看了他好一會兒:“咱們找個地方坐下說吧。”
李小川一聽,有門。立馬忙不迭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