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峰接通聽了一會兒,一臉疑惑的看向李小川:“找你的,怎麼打到我這裡?”
李小川立馬猜到是誰,伸手拿過齊峰的電話:“楊姐。”
楊姐給他說了個地址,並且催促道:“你趕緊過來,彩排隻有五天時間。你要排不上就真的沒辦法了。”
“好的。”李小川把手機還給齊峰。
齊峰道:“剛剛那是誰啊?”
他們的電話對外是保密的。隨便告訴彆人屬於泄密行為,是違反紀律的。
李小川道:“你還記得蔣芳不?”
齊峰點頭,乾他們這一行的,記憶力都好。
“剛剛那個姓楊,人稱楊姐。娛樂圈黃牛。和蔣芳很熟。說不定以後能用上她。”
“以後?”齊峰不解。
“我趕時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李小川轉身就走。
齊峰本來就覺得他在這次任務中很累贅,他自動靠邊站,正中齊峰下懷。於是隻囑咐他注意安全,不要擅自行動,也就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李小川打個車,風馳電掣就趕到了楊姐說的地址。
到了才知道,楊姐給他塞氣氛組裡了。通俗講就是拉拉隊。歌手中場喘息時在舞台上蹦噠,維持氣氛。
歌手在台上演唱時,他們在台下舉燈牌,搖旗呐喊:“風哥,我愛你……風哥,我要給你生猴子……”
或者歌手和觀眾互動時,扮演粉絲上台。
對於籍籍無名的小歌手,小演員來說,露臉機會再少,流量再小,蚊子腿兒也是肉不是。
所以,彆看隻是啦啦隊,競爭也很激烈的。
楊姐接到李小川就帶著他去找了另一個熟人——樺姐。
樺姐不是內地人。八九十年代港台娛樂蓬勃發展,但同時也昭示著港台娛樂圈的競爭非常激烈。群星閃耀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後來的天皇天後在當時都隻能跑龍套。
樺姐這人比較務實,懂得審時度勢,改革開放之初就放棄港台市場,到內地來發展。
所以,時至今日,她可以說是內地娛樂圈的元老級彆人物。但她不是吃演藝這碗飯的,她是專門負責文化進出口的。
比如,武墨風要到東南亞開演唱會,需要聯係當地的政府,協調場地,時間以及人員,設備等等這些亂七八糟的吧?
這事說起來簡單,但現實是,就算你拿著錢,也未必知道往哪裡花,怎麼花。
同樣的道理,國外有團體想來內地發展一下。也得有中介。
樺姐的文化進出口公司就是乾這個的。
楊姐隻是她手下一個能說得上話的小卡拉米。
樺姐才是娛樂圈黃牛裡的大鱷。
昨天競聘成功的助唱嘉賓此時也雲集在此等著彩排。
這種事樺姐一般不會出現,除非有值得樺姐出現的事或者人。
比如那個臉蛋兒嫩的仿佛能掐出水的小鮮肉。
李小川到了的時候,樺姐正坐在看台上,瞄著那小鮮肉流口水。
察覺到有人過來,她回過頭時眼神還是色咪咪的。但當她看清楚來人是李小川後,眼神立刻清明了。
“來了?”她的語氣很隨意,仿佛倆人很熟一般。
此時,看台前的空地上,一群帥哥正穿著緊身褲和緊身背心在勁舞。
樺姐指了指那空地:“上去試試?”
李小川看了一眼那群魔亂舞。說實話,他挺保守的,對於一群男人穿那樣貼身的衣服,有點難以接受。直言道:“試不了。”
楊姐聞言,連忙在後頭扯他:“樺姐給你機會呢。”
樺姐對此未置可否,向楊姐道:“你忙去吧。”這是明晃晃的支楊姐走。
楊姐沒辦法,隻好先走了。
樺姐這才看向李小川:“那你會什麼?”
李小川搬個凳子,在她旁邊坐下:“我就會唱《薩瓦迪卡》。”
樺姐向旁邊的助理招了招手:“去和謬賊說,《薩瓦迪卡》。”又指了指場上那些帥哥:“讓他們休息一會兒。”
“好。”助理小跑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