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菇房搭建好了,是一溜一溜土房子的溫室。溫水靠北牆的地方,是一排排的取暖地龍。菌菇房冬季需要保暖,黏土的保暖性能比較好,且成本低。
八月初,從東北采集菌種的工人們回來了,帶回來了大量菌菇的孢子粉、原菌種、菌絲包。
人工培育菌菇開始了,菌菇房投入使用了。各種蘑菇菌種催絲分包,木耳的人工種植比較麻煩一點。
在截出來的乾木頭段上,鑿出來很多的小孔,把木耳菌種塞進小洞裡,在木頭上淋濕淋透水分,溫度濕度控製好,木耳就會發菇了。
這次引種回來的菌種,有木耳、金針菇、平菇、香菇這幾種東北樹林常見的菌種。
趙小英讓每個菌菇棚隻種一樣菌菇,避免孢子粉串粉。
人工養殖菌菇,在這京城還是頭一份兒,趙小英不知道彆的地方有沒有人工培育菌菇。她是依靠在前世看來的經驗,刷視頻看書,去種菌菇的農家樂那裡學來的經驗。
菌菇比較好管理,一次引種,就可以無限收獲了。隻要保證菌種的純度就行。
菌菇的從引種到收獲的時間比較短,且投資低,收益高,很快就能見到收益了。
趙小英在無憂山上的投資,今年唯一能見到回頭錢的,就是菌菇了。等冬天涮火鍋的時候,正是趙小英的菌菇房裡麵的菌菇大量上市的時候。
到時候,新鮮的平菇、香菇、金針菇、木耳,肯定在上層人群中暢銷。趙小英打算高價售賣。
趙小英從來不賺窮人的錢,她釀造的葡萄酒就高價賣給富人的。趙小英定的一斤菌菇的價格,都比肉貴了,不是平常百姓能消費的起的。
一斤三十文,十斤三百,一百斤三兩,一千斤三十兩,一萬斤的菌菇才三百兩銀子。
菌菇重量輕,不壓秤,一個人一頓火鍋,一斤的菌菇都吃不完。好在菌菇的生長周期短,成本低,像韭菜一樣,可以一茬一茬的循環收獲。
且菌菇不需要強光照射,暖棚不用玻璃窗子。這又節省不小的開支,現在這個時代,玻璃比較貴。
趙小英挺著孕肚,去無憂山看菌菇棚的培育情況,親自指導技術要領。乾濕度,溫度,通風……
一個多月就豐收了,目前鮮菇的銷路不暢。木耳可以曬乾保存,新鮮的香菇、平菇也可以曬成蘑菇乾。金針菇就不要貯存了。
金針菇細小,一曬就成乾柴一樣的,不好吃了。趙小英的隱藏空間倒是有保鮮功能。但是,為了幾千斤的金針菇暴露隱藏空間,犯不上,不值得。
趙小英還是有招兒的,蘑菇可以做成下飯的小菜。香辣金針菇、肉丁蘑菇醬……
各種新鮮的菌菇送往京城的各大飯店,賣不動的,就大油大鹽大辣的做成下飯的小菜,雖然麻煩,但是暢銷。
尤其是陳奕凡,特彆愛吃趙小英做出來的麻辣拌菜,麻辣燙,青菜、菌菇、肉片、丸子、粉絲,陳奕凡每次都能吃一盆!他兒子能吃就隨他了。
喜歡囤積症患者穿到饑荒年代請大家收藏:囤積症患者穿到饑荒年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