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公,糧草夠大軍兩月所需。”
“善,糧草不足時,早些彙報於吾。”
“諾!”
“庫中糧草,仔細查點,分發登帳。每日向吾呈報軍中庫糧情況,不得有誤。軍中備足車馬,聽候調用。”
“諾!”
韓明揮揮手,示意他下去,然後繼續高聲喊道:“前哨官!”
“屬下在!”又一名將領走到場中,抱拳應道。
“速報軍情!”
“諾!”
前哨官大聲應道:“我軍探查到,公孫瓚在易縣有五六千兵馬,皆為步兵。迎戰我軍人馬,駐紮在易水邊,有一萬五千餘人。其中騎兵九千餘人,包含公孫瓚三千白馬義從,有步兵五千餘人。”
“派人仔細去前方查探軍情,將公孫瓚軍的一舉一動,隨時報來。”韓明命令道,拿起令箭。
“諾!”前哨官麵色嚴肅,上前接令然後抱拳行禮大步離去。
“向導官!”
“在!”
“整個河間地形,查探清楚,做好詳細圖冊,送來軍中。無論是林蔭小道,還是山川河流,務必標記,不得有誤。”
“諾!”
“韓軾聽令!”
“屬下在!”
“你帶五千兵馬,固守文安縣,四門隨時細心查探。守城物資,每日清點,不得有誤。”
“諾!城在人在!”
“辛毗甄堯聽令!”
“在!”
“記錄戰功與軍中傷亡情況,不可有所遺漏。”
“諾!”
“田豐沮授聽令!”
“在!”
“監軍備好,不聽號令者,斬!”
“諾!”
“夏侯蘭聽令!”
“在!”
“嚴查軍中違法犯紀之事!”
“諾!”
“高覽黃忠!”
“在!”
“你二人領一萬先鋒,遇山開路,遇水搭橋。速速出兵!”
“諾!”兩人齊聲稱諾,接令拱手後抱拳離開。
“麴義聽令!”
“在!”
“你領五千兵馬為後軍。”
“諾!”
“吾親領三萬五千兵馬為中軍,其餘眾文武,隨我去迎敵,隨時聽候調遣。眾將士,速速下去準備。”
“諾!”
七月初,冀州牧、平北將軍韓明領兵六萬迎戰公孫瓚,號稱十五萬大軍。
天下為之震動。
關乎冀州一統,不少諸侯除了忙著自己麾下的事情,也是派了大量斥候細作前往冀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