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和曹操先交好,讓曹操對冀州少點防備之心也好。
“君侯謬讚!”棗袛抱了抱拳。
“據說曹操謀劃了劉刺史的兗州,是否屬實啊?”韓明笑吟吟的問道。
這話帶著諷刺。
但就是想諷刺曹操。
“君侯此言謬矣!”
棗袛搖了搖頭,揚聲道:“劉刺史不聽我主以及鮑濟北良言,妄與黃巾動兵。”
“反被黃巾敗而滅之!”
“今兗州各地遭受黃巾逆賊劫掠。”
“我主不忍兗州遭黃巾荼毒,帶兵奮起反抗。”
“此為國為民,俠之大義也!”
“鮑濟北及兗州齊心請我主為兗州之主,我主多番辭讓,更是言讓天子請新的兗州之主來鎮守兗州。”
“但奈何,鮑濟北等誠心誠意,我主不忍兗州百姓繼續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為使兗州同心協力共抗黃巾,我主隻好暫為兗州之主。”
“我主報國之心,天可鑒之!”
“望君侯莫要聽信佞言。”
他說完,平靜地看著韓明。
“放肆!”
許褚怒喝一聲。
韓明笑著揮揮手,棗袛這話他根本不在意。
畢竟格局要打開。
對著棗袛輕聲問道:“來此何為啊?”
“特為冀州利害而來。”棗袛一臉正色。
“賜座!”韓明揮手示意。
他坐在高台,如果棗袛站著講話,兩人可以說是平視。
但賜座了,棗袛便要仰望。
當然,如果賜座棗袛而不坐,便是藐視自己,自然不會讓他好過。
畢竟身份地位擺在這裡。
棗袛也不多言,直接坐在台下,抬頭看著韓明。
他的身份,抬頭仰望這位冀州之主,便沒有什麼不妥。
“冀州有何利害?”韓明淡淡地問。
這棗袛確實很是識時務。
棗袛聞言,舔了舔嘴唇,不緊不慢地開口:“我主與君侯之父,乃好友也!”
“元年,我主更是與君侯,共伐國賊。”
“我主與君侯,皆為大漢忠義之士!”
“今,我主治兗州,君侯治冀州。”
“我主決心大治兗州,為兗州百姓謀福。”
“而君侯冀州,北有公孫瓚欺君侯年少。”
“西有白波匈奴劫掠君侯治下,更有太行山黑山賊寇威脅冀州。”
“而東,則是袁紹與君侯交惡。”
“此數路大敵,皆為君侯今後之大計之敵也!”
“若不謀劃,必使君侯治下,內憂外患。”
“而兗州,乃冀州之南,兩軍當和睦相處,以求安穩。”
“若兗冀交惡,於雙方不利也!”
“此,得不償失,且若如此,君侯必然錯失良機。”
“今我主欲與君侯結盟,雙方守望互助。”
“以護兩地之安穩。”
“望君侯......思之,慎之!”
他說完後,靜靜地看著韓明。
“哈哈,可笑。”
韓明大笑一聲,沉聲道:“曹操謀我良臣,押我族人。”
“與某乃仇敵也!”
“某之冀州,無論與兗州交好與否,冀州皆穩如泰山。”
“何需與兗州交好乎?”
“我冀州地大物博,錢糧充足。”
“若是發兵兗州,隻需一偏支,兗州便難以抵擋。”
“先生還是回去告訴曹操,想與冀州交好,癡人說夢。”
“來年,冀州必揮兵南下,讓其做好準備。”
對韓明口中的威脅,棗袛不以為意。
他知道韓明在嚇唬他。
但該說的,還是要說。
“哈哈!”
他笑著搖搖頭,道:“冀州揮兵南下,必不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