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微微低頭,恭敬道:“君侯謬讚,懿不過是略通一二罷了。”
韓明眼中一眯,決定試探一下這司馬懿,便問道:“如今亂世紛爭,各方勢力割據,二郎認為當如何平定天下?”
“這......懿不敢妄言。懿年紀尚輕,恐拙劣之見惹君侯恥笑。”司馬懿眉頭微皺。
“但說無妨!”韓明麵無表情,語氣卻是毋庸置疑。
司馬懿見韓明如此強勢,心中一驚。
果然,這位韓冀州對自己關注很甚。
他思索片刻,有條不紊地說道:“君侯,如今之計,當以仁德為本,廣納賢才,發展民生。對外,可聯合盟友,分化敵人,逐個擊破。如此,天下可定也!”
“果然!”韓明聽後,心中暗暗稱奇。
不得不說,這司馬懿的才智,確實是真的。
關鍵說出來的話也很有道理。
那更不能留了。
心中也是下定決心。
沒辦法。
都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也可能是四川的大山。
此刻韓明對司馬懿的成見,著實如同大山了。
司馬懿見韓明不說話,也是抬頭看向韓明。
卻發現韓明看著自己還是麵無表情,似乎頗為不喜的樣子。
他心中一驚,趕忙低下頭。
韓明自然看見司馬懿的眼神,卻不以為意。
反正要親自帶去冀州,也不怕司馬懿跑了。
“君侯,府中早已擺好酒宴,請府中一敘。”
次日,韓明帶著司馬家眾人朝著冀州而去。
與此同時,鄴城。
州牧府大殿。
荀彧閔純等人滿臉驚喜地看著麵前一位身高近八尺的魁梧大漢。
大漢雖然臉上有些汙漬,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
卻一臉英武,渾身氣勢也是不凡。
很明顯,正是主公派人去遼東尋找的太史慈。
“諸公,北海戰事焦急,太史慈特來請求冀州援助。”太史慈抱拳,聲如洪鐘。
荀彧微微點頭,撫須道:“北海為我冀州盟友,今北海被圍,情況危急,我等自當相助。”
“沒錯,冀州與北海乃盟友,自當守望互助,子義放心,冀州必然伸出援手。”耿武也是笑著點點頭。
“多謝,還請諸公速派大軍援助北海,北海必不忘冀州恩情。”太史慈麵露喜色。
“今我主也從並州回鄴城,想必數日內必定到達,子義何不等我主來鄴城?這樣我主也好安排布置一番。”
耿武笑著勸道。
主公好像很喜歡此人,若是把此人留在鄴城,主公必然高興。
“諸公,眼下若是再晚半刻,恐北海灰飛煙滅啊!”太史慈急了。
“這......”耿武無言。
審配卻是忽然開口:“冀州與北海乃盟友,主公必然願出兵助北海。配以為,當速派大軍出兵北海。”
“沒錯,當速派兵馬援助北海。”
荀彧也是一臉認可。
“可青州是袁紹的地盤,我們出兵北海,恐怕不易啊!”耿武有些為難。
要是主公在,率領數萬大軍直接滅了泰山賊寇,或許還可以援助北海。
但如今主公還沒回來,鄴城肯定不能派大量兵馬出去。
審配聽了冷笑道:“主公不是想謀泰山嗎?”
見眾人看著他,他沉吟一番,緩緩說道:
“泰山郡守應劭雖為郡守,卻也無力對抗泰山眾賊。”
“若是冀州領大軍去泰山,這應劭,嗬~極有可能投靠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