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刻,韓明簡單看了一下數據。
嘴角微微上揚。
荀彧和審配他們的數據肯定沒什麼問題。
目光看向審配荀彧等人。
開口讚道:“出兵在外是為征戰,但後方無憂則是出兵征戰的前提。諸公辛苦了,某能安心出征,離不開諸公的辛苦。”
眾人心中一動,趕忙抱拳。
“此乃屬下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主公確實是不錯啊!
知道自己等人搞後勤也辛苦,自己等人投對了主公。
“哈哈,正南文若!”
韓明看向荀彧審配。
荀彧審配同時起身抱拳喊道:“主公!”
韓明朗聲道:“功勞賦詳細登記在冊,諸公功勞,各將士功勞,一一登記後送來。某將親自為諸公以及眾將士封賞。”
對賞賜,他從來不吝嗇。
出征在外的將士功勞,肯定要賞。
而後勤關乎後方穩定,功勞同樣不低。
都必須大賞。
自己要在明年正月一號前將賞賜封賞下去。
畢竟很多戰將都在外麵乾活。
不能讓他們寒心。
至於鄴城官員的賞賜,可以在明年正月一號派人送到他們府中。
“諾!”
審配荀彧急忙恭敬應下。
眾文武全都高興無比,口中齊呼:“多謝主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明點點頭,看向劉惠:“子惠,學院之事如何?”
劉惠抱拳回道:“回稟主公,學院已經建好,已經找了數名師者教學,學子已有數十人,大多為冀州世家豪強子弟。”
“嗯,甚好!”韓明讚賞地看了劉惠一眼。
學院之事關乎冀州未來,等過幾年肯定還能吸引很多才子來學習,也是重中之重。
“主公,伯典去了並州,冀州典學從事或可置。”荀彧輕聲說道。
韓明麵色一動,心中已經有了合適人選。
但還是打算問一下。
於是麵露好奇之色:“文若以為何人可為典學從事?”
荀彧想了想,直言不諱道:“士達德才兼備,或可勝任。”
韓明笑著點點頭,他也是覺得閔達不錯。
閔達是閔純的大兒子,字士達,也是潁川人,對韓家忠心耿耿。
主要是如今冀州州牧府的從事之位,不能找冀州人,隻能從其他地方來找了。
冀州的很多人都是高官。
沮授是彆駕,冀州二把手。
田豐是州牧府主簿兼將軍府主簿。
審配是鄴城令兼功曹從事。
李厲是兵曹,劉惠是治中,甄儼是簿曹。
至於潁川的郭嘉荀攸甚至沒有在州牧府任職,職位都隻是屬於鎮北將軍府的。
為了製衡和確保麾下利益,冀州人也不能再選為州牧府從事之類的高官。
想到這,韓明看向審配等人。
詢問道:“諸公以為何如?”
“士達之才,當可勝任。”審配幾人對視一眼,點點頭回道。
畢竟這些他們其實都懂。
關鍵閔達閔修兩兄弟就在後麵,要是說不,可能得罪閔家。
如今他們也是看出來了,主公是打算讓閔純做並州刺史。
大家心知肚明。
主公從兄韓軾很可能是其他州刺史,而按主公性格,他們冀州人士肯定有一個是河北四州其中之一的一個州的刺史。
更可能是崔琰。
畢竟他們這些人估計不合適外任,而崔琰能力強,足夠忠義。
家族也在冀州,做其他州的一個刺史完全沒問題。
冀州是主公大本營。
幽並青,一個州是主公韓家人為刺史,這足夠穩定各方。
並州刺史是閔純,有大才,潁川人,對韓家忠心耿耿,治理一州同樣沒問題。
冀州人崔琰,是冀州人,選為刺史既能穩定地方,還能讓冀州世家安心。
可以說地盤沒打下來,但各州人選好像已經有了。
喜歡三國憑實力截胡請大家收藏:()三國憑實力截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