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以寡擊眾,以弱勝強者,不可勝數。”
“何也?”
“蓋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韓明雖占據天時地利,但我等若是以人和來破之,其易破也!”
眾人聽許攸這樣說,都有些期待地看著許攸,目光中燃起一絲希望。
連袁紹也是一臉期許地看著許攸。
許攸再次輕聲說道:
“昔商湯以百裡之地,革夏命而有天下。”
“周武以三千悍勇,敗紂王於牧野。”
“豈因兵多將廣乎?”
“實乃順天應人,得道多助也!”
他見眾人注意力已被吸引,便繼續舉例:
“諸公當知!”
“春秋時,吳楚柏舉之戰。”
“吳王闔閭以三萬之師,破楚二十萬強卒,而後直入郢都。”
“孫武、伍子胥等,善用地利,出奇製勝。”
“楚師雖眾,不能當也!”
“不錯!”
“確實!”
“嗯~有道理啊!”
帳中有人點頭附和,緊張氣氛稍緩。
“再觀戰國之時!”
許攸聲音漸揚:“齊之孫臏,圍魏救趙。”
“其以減灶之計,誘龐涓入馬陵道。”
“萬弩齊發,魏師大潰。”
“此智謀勝蠻力之明證也!”
許攸見袁紹夏侯惇等人也微微頷首,笑著繼續道:
“近世之例,尤可為鑒。”
“昔霸王項羽,巨鹿之戰,破釜沉舟。”
“以區區五萬楚軍大破四十萬秦軍,不可謂不震撼。”
“後有韓信背水一戰,即井陘之戰。”
“其背水為陣,以三萬新兵敗趙二十萬眾。”
“此二者,皆因主帥意誌堅定,將士用命,方成不世之功。”
許攸見眾人麵色緩了很多,氣氛也不再凝重,他笑著走到帳中地圖前。
指向濮陽地形一臉笑意道:
“今韓明雖眾,其大軍來我東郡,更是分兵於陳留濟北之地。”
“然其勞師動眾,今歲其先攻黑山,眼下南下是為疲憊之師。”
“其收攏黑山百萬之眾,每日耗糧數萬石計。”
“他就算糧再多,也經不住如此消耗。”
“想來其要不了多久也將少糧。”
“其麾下,派係眾多。”
“冀州文武需要大功,潁川文武同樣需要大功。”
“他韓明的宗族更是需要大功。”
“如今其麾下已隱隱在爭權奪勢。”
“我軍雖寡,然上下同心,將士效命。”
“且以逸待勞。”
“主公神武,善納良策。”
“夏侯將軍與主公麾下猛將勇毅,皆萬人敵。”
“更兼此地利而防守,韓明遠來,補給漫長。”
“我軍且堅壁清野以待其疲,何愁不勝?”
許攸環視眾人,聲音堅定。
繼續開口:
“故兵不在多,在治也!”
“將不在勇,在謀也!”
“韓明地廣糧多,適足為我等所取耳!諸君何懼之有?”
帳中寂靜片刻,隨即爆發出陣陣讚同之聲。
“好!”
“不錯!”
“有道理啊!”
“有道理有道理。”
夏侯淵更是讚道:“子遠先生說的不錯,我等為將者怎能懼敵?”
諸將麵色由憂轉喜,眼中重燃戰意。
袁紹也是笑容滿麵,不住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