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周邊郡縣的奪取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幾乎是大軍一到各城便獻城投降。
韓明則是帶著五千騎兵朝著濟陰而去。
路上看到的百姓大多都是麵黃肌瘦的。
甚至還有很多餓死在路邊的。
不可謂不淒慘。
“傳某令,各軍助百姓燒滅蝗蟲,助各地百姓挖井引水。”
他也是直接下達了這個命令。
目前處理蝗災隻能如此,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蝗蟲少了可以吃,但是成蝗災的蝗蟲是有毒的,人吃了會中毒。
所以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燒死蝗蟲。
他的命令一下,十餘萬大軍和大量民夫開始協助兗州軍民燒滅蝗蟲,並且挖井引水。
整個兗州似乎在他的命令下開始動了起來。
那些隻是吃稀粥的百姓也強撐著身體幫忙。
人多力量大,短短半個月,兗州蝗蟲被眾人消滅了大半。
十月十八,濟陰定陶。
韓明領著一眾文武在定陶城西門觀看著城外。
韓明看著外麵的平原,又想起一路所見大多都是平原,輕笑道:
“都說得中原者得天下,這中原確實是好地方啊!”
沮授目光同樣看著城外,從城上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不像什麼幽州青州並州,從城牆上看去很多情況下會被山巒遮擋視線。
他笑著附和道:“中原地處黃河中下遊,乃上古‘九州’腹地。”
“其北接燕趙,南連荊楚,西通關中,東達齊魯。”
“而中原有廣闊的黃河衝積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中原產量雖不如我冀州,但產量卻不低。”
“人口更是密集,河南兗州豫州三地,人口都近千萬。”
“若不是近年來天災戰亂不斷,這中原人口更是甚多。”
“同樣,得中原者取富饒的徐州易,取富饒的淮南也不難。”
“如此還能得更多的人口錢糧。”
“並且曆來都說‘居中禦外’。”
“在中原,能更好的協調治理天下各地。”
“雒陽被東漢選為國都便是如此。”
眾人聞言,也是微微點頭。
占據中原協治天下,其實和他們主公占據冀州治河北奪中原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占據冀州,上取河北,下攻中原。
如果天下奪取不了,他們的主公就可以以鄴城為國都稱帝開國。
如果能奪取天下,以後還是要以雒陽甚至長安為國都。
但事實上眼下最佳位置依舊是雒陽。
隻是需要重建雒陽而已。
到時候他們冀州潁川等大族大多會考慮隨主公前往雒陽安家。
人口同樣要開始往雒陽移。
不過那時候雒陽就不會缺人了。
畢竟雒陽可是好地方。
隻要重建,是不會缺人的。
地位位置太好。
郭嘉輕聲道:“眼下兗州蝗災得到控製,但寒冬也要來了,這蝗災想必也將滅亡。我等可以準備把兗州曹軍兵馬趕出兗州了啊!”
“不錯!”
沮授一臉認可:“眼下兗州遭此大難,主公以百萬石糧草賑濟兗州,兗州黎民皆受主公大恩。”
“而兗州士族皆畏懼主公威勢,也表示拜服。”
“來年隻要兗州風調雨順,這兗州即可穩定。”
“主公亦可對袁紹動兵了啊!”
田豐沉吟道:“袁紹治地在下邳,他日我軍主要目標便是攻取下邳,或者圍困下邳。”
“而袁紹定然不會放任我大軍前往下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