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貴妃聽罷,不禁連連搖頭,麵露憂色:
“大元帥,要不是你命硬,怕是早就遭了蔣盛的毒手。”
“雖說皇上已經公斷,沒把行刺一事牽扯到蔣盛頭上,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就是幕後主謀。”
“你倒好,不設法對付他,反倒幫著他去對付蔣琪,讓我說你什麼好?”
華清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淡然的笑意:
“貴妃姐姐,您有所不知。”
“在皇上心底,真正屬意的繼承人是蔣琪。”
“眼下唯有鏟除蔣琪,九皇子往後登基的道路才能順遂無虞。”
“我如今所做的一切,正是在為九皇子清掃障礙、鋪平道路。”
“至於蔣盛,我當然清楚他是行刺我的主謀。”
“您且放心,我絕對不會輕易放過他,定會讓他付出應有的代價。”
與貴妃辭彆後,華清便出宮返回府邸。
次日朝堂之上,太監手捧聖旨,高聲宣讀:
蔣琪謀逆,即刻貶為庶人,發往皇陵守陵。
朝會散去,皇帝獨留蔣盛。
皇帝目光冷峻,直視蔣盛,開口道:
“朕心裡明白,你此前有意針對蔣琪,使了些手段,引朕去他的宮殿。”
“不過,也正因如此,誤打誤撞查獲了他謀逆的鐵證,此事朕便既往不咎了。”
皇帝微微一頓,繼而語重心長地說道:
“你身為皇長子,需以身作則,給弟弟們做好表率,萬不可兄弟鬩牆,攪得後宮不得安寧。”
蔣盛聽聞,趕忙跪地叩拜,恭聲道: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絕不敢忘。”
踏出宮殿,蔣盛心情暢快無比,暗自揣摩聖意,隻覺自己被重立為太子有望,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另一邊,蔣琪蒙冤受屈,滿心悲憤卻無處申訴。
到了皇陵後,他每日虔誠禮佛、誦讀佛經,做出一副誠心悔過的模樣,盼著皇帝能念及父子之情,召他回宮。
至於赫連燕,皇帝為顧全皇家顏麵,不願醜聞外傳,隻將她貶出皇宮了事。
半月之後,便是蔣盛生辰。
華清向他建言,不妨邀皇帝出席生日宴,若皇帝應允前來,那便意味著皇帝有重立他為太子可能性更大了。
自上次華清獻計扳倒蔣琪後,蔣盛對他信任有加,隻當華清賞識自己的才能,一心助他登上皇位。
畢竟按親緣關係來講,華清是九皇子的親舅,照理該力挺九皇子才是。
蔣盛也曾委婉試探,問他對九皇子的看法,華清嘴角噙著一抹哂笑,一臉輕蔑之意:
“九皇子被皇上寵溺過頭,言行舉止全無規矩,難成大器。”
蔣盛聞言,心中暗喜,對華清愈發倚重,當下便采納了他的提議。
第二日下朝後,去了禦書房,行禮之後,說明了來意。
皇帝微微凝眉,略作思忖後,麵上綻出一抹笑意,緩聲說道:
“當天如果沒有什麼緊要事,去湊湊熱鬨亦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