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簡要地給工作人員講解了設施的工作原理和淨化流程。
那神態,仿佛這工廠就是環保標兵模範。
其實,這些工作人員裡有幾個早就來過,對這套設施並不陌生,他們拍了些照片和視頻,心裡盤算著回去再重新整理資料提報情況。
實際上,這所謂的環保設施雖說確實具備一定的淨水功能,可必強紙箱廠每天用水量驚人,這套設備根本來不及處理工廠產生的全部汙水。
說白了,就是個擺在那兒裝點門麵、應付檢查的幌子。
環保局這邊也怕這事兒沒完沒了地折騰下去,私下裡跟謝必強透了個底。
表示暫且幫他把這事兒圓過去,但前提是他得趕緊聯係當事人宋華清,把問題妥善解決。
謝必強一聽這話,心裡更是煩悶不已,趕緊托人四處打聽華清的消息。
經核實,華清壓根兒就沒在那場車禍裡喪生,這消息如同雪上加霜,讓他愈發心煩意亂。
實在沒轍了,他隻好厚著臉皮聯係了教育局的熟人,好說歹說,求人家幫忙處理一下這棘手的事兒。
教育局那邊倒也爽快,很快就找到了學校新上任的校長。
新校長是從外校調任而來。
剛到任不久,就聽聞了華清舉報前任校長的那些“豐功偉績”,如今相關調查還在按部就班地推進當中。
現在要他幫忙從中說和,也是感到頭疼不已,心裡犯起了嘀咕:
這種刺頭,恐怕是不太容易說動。
可既然是熟悉的領導交代下來的任務,他也不好推脫,隻能硬著頭皮敷衍一番。
於是,他派人把華清叫到了校長辦公室。
華清一進門,新校長便臉上堆笑,客客氣氣地請華清就座,接著開啟了他的表演。
先是把華清誇上一番:
“你之前舉報太對了!”
“就該讓那些無良企業認識到錯誤,及時改正,回歸正軌,這可是為社會做了大好事啊!”
可還沒等華清臉上的笑容完全綻放,新校長話鋒一轉:
“不過呢,咱們這兒就是個小縣城,能出一個像必強紙箱廠這樣有點規模的企業實屬不易。”
“排汙這件事,肯定是它做得不對,這沒得說。”
“但企業也得謀求發展,對吧?”
“你想啊,企業隻有賺到了錢,才有更多資金投入到汙水治理當中。”
“咱這小地方的企業,哪能跟大城市裡那些財大氣粗的上市企業比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