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窗一張寬大的老榆木桌,便是店主華清常坐的地方。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亞麻襯衫,袖口隨意挽起,露出清瘦的手腕。
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安靜地看書,或是對著一方小小的屏幕,指尖偶爾敲打幾下。
陽光好的時候,光柱穿過雕花木窗欞,落在他沉靜的側臉上,塵埃在光裡無聲起舞。
偶爾有顧客進來,他也隻是抬眼看一眼,點點頭,並不多話,任由對方在書堆裡自行翻找。
街坊鄰居隻知新來的店主姓華,話少,人卻和氣。
日子像門前那條蜿蜒流過的小河,緩慢、平靜,幾乎無聲。
直到一個落雨的黃昏。
雨絲細密,在青石板上敲打出細碎的音符。
華清正用一塊柔軟的絨布,仔細擦拭一本剛收來的線裝《芥子園畫譜》封麵的水漬。
木門上的銅鈴清脆地響了一聲。
他抬頭。
一個年輕女子收了傘站在門口,傘尖滴下的水在她腳邊洇開一小片深色。
她穿著簡單的米白色棉麻連衣裙,外麵罩著一件淺杏色的針織開衫,長發鬆鬆挽著,幾縷碎發被雨水打濕貼在光潔的額角。
她的眼睛很大,瞳仁是溫潤的琥珀色,像盛著江南煙雨,此刻帶著一絲歉意和好奇,望向華清。
“抱歉打擾了,雨太大,能進來避避嗎?”聲音清軟,帶著點吳語的糯。
華清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一瞬。
那是一張非常乾淨的臉,沒有脂粉,眉目溫婉,像一幅暈染得當的水墨。
他放下手中的畫譜,指了指靠窗一張鋪著藍印花布的老藤椅:
“請坐。”
女子道了謝,在藤椅上坐下,目光隨即被華清手邊那本攤開的《芥子園畫譜》吸引。
“好漂亮的畫譜。”
她輕聲讚歎,眼中流露出純粹的熱愛:
“是清早期的刻本吧?線條真流暢。”
華清有些意外:“你懂畫?”
女子赧然一笑,從隨身的帆布包裡拿出一個速寫本和幾支炭筆:
“略懂皮毛,我是畫插畫的,叫宋書瑤。”
她翻開速寫本,裡麵是各種靈動的水墨風格小畫,花草蟲魚,寥寥數筆,意趣盎然。
雨聲潺潺,舊書店裡彌漫著舊紙和木頭的氣息。
華清看著那些畫,宋書瑤輕聲說著畫畫的趣事,偶爾指著書架上的某本書詢問。
時間在雨聲中悄然流淌,隔絕了外界的喧囂。
華清發現自己竟能靜下心來聽她說那些瑣碎的、與生死無關的日常,看她筆下那些充滿生趣的小生命。
雨勢漸歇,天光微亮。
宋書瑤收起畫具,起身告辭:
“謝謝老板收留,這本畫譜……真好看。”
她目光再次留戀地掃過那本《芥子園》。
“喜歡的話,可以常來看。”華清的聲音依舊平淡,卻少了幾分慣常的疏離。
宋書瑤眼睛一亮,笑容像雨後初綻的花:
“好啊!我就在前麵巷子裡的棲雲畫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