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宗擺擺手,一副不堪回首的樣子:
“唉,都是過去的事了。”
“本來不想再提,但看到他現在居然還能在網上冒充好人,我實在看不下去!”
“當年啊,他和那個女同學在放學後的樓梯拐角……我正好經過,看到他動手動腳,女孩子都被嚇哭了。”
“我當時就衝上去把他拉開了,為此還差點跟他打起來。”
他抿了口茶,繼續添油加醋:
“這件事當時在學校裡鬨得挺大,好多人都知道。”
“嶽華清後來沒臉見人,沒多久就轉學走了。”
“那時候都未成年,法律也拿他沒辦法,不然哪能讓他逍遙到今天?”
為了增加可信度,孫耀宗主動提出:
“光我一麵之詞你可能也不放心,我還能找到幾個當年的老同學,他們都記得這事。”
隨後,他打電話叫來了兩男一女,這幾人看起來也像是混得不錯的樣子。
對著柳春竹的手機鏡頭,他們言辭閃爍卻都一致表示“當年確實聽說過這事”、“好像是有那麼回事”、“學校裡傳得挺開的”,言語間不斷強化著“嶽華清當年就不是好東西”的印象。
柳春竹對著鏡頭,進行了“嚴肅”而“悲痛”的采訪,仿佛在進行一項神聖的揭露真相的使命。
她感覺自己再次握住了流量的密碼,甚至能憑此一舉翻身!
采訪結束後,她試圖聯係當年事件的核心——那位所謂的“受害者”女同學。
然而,電話打通後,對方一聽到來意,語氣立刻變得驚慌甚至抗拒:
“對不起,你搞錯了,當年都是誤會,早就過去了……”
“我沒什麼好說的,請你不要再打聽這件事了,更不要來打擾我!”說完便匆匆掛斷了電話。
柳春竹握著手機,一陣失望。
受害者不肯出麵指控,這無疑讓她的“重磅炸彈”威力大打折扣。
但巨大的流量誘惑和對嶽華清的刻骨怨恨,讓她決定無視受害者的意願。
她自我安慰:
“受害者肯定是迫於壓力或者害怕二次傷害才不敢站出來,我這是在替她發聲,揭露罪惡!”
她將采訪孫耀宗和那幾位“同學”的視頻精心剪輯,刻意突出了孫耀宗“青年企業家”、“成功人士”的身份標簽以增加可信度,並配上了極具煽動性的標題和字幕:
深扒“英雄”真麵目!高中時期就曾猥褻女同學?昔日同窗親口證實!
人渣從未改變!揭密嶽華清不為人知的肮臟過去!
受害者沉默的背後,是怎樣的傷痛與恐懼?
視頻發布前,她甚至沒有給那幾位出鏡的“同學”的麵部進行充分打碼,美其名曰“彰顯真實性”。
視頻一經發出,果然如同投下了一顆核彈,瞬間引爆全網!
此前因為劉裕銘副校長事件而對柳春竹產生的質疑和批判,瞬間被這股更猛烈、更觸及大眾道德底線的“黑料”所淹沒。
“我的天啊!原來是真的劣跡斑斑!”
“吐了!從小就不是好東西!”
“怪不得那個女同學不肯說,肯定是被傷得太深了!”
“之前幫他說話的我真是眼瞎了!”
“這種人就該化學閹割!”
“人肉他!讓他徹底社會性死亡!”
“清味小廚,滾出餐飲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