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周烈帶回的情報,張承宗製定了“夜襲糧草營”的計策,趁北蠻軍主力在西防線僵持,派精銳小隊繞後燒掉其囤積的糧草。
此戰大獲全勝,北蠻軍因斷糧大亂。
張承宗趁機率軍全線反擊,不到半月就收複了所有失地,邊疆徹底平定。
捷報傳回京城時,恰逢朝廷議功。
張承宗的奏報裡,將華清的功績一一列明:
救治主將、防控軍中疫情、獻“藥攻”之策破鐵狼衛、夜闖敵圍救周烈,樁樁件件都寫得詳實懇切。
兵部核查軍功記錄後,連同華清的“司醫”任命詔書、金銀賞賜,一同送到了邊疆。
接過詔書那天,軍帳前擠滿了看熱鬨的將士。
文書高聲宣讀:
“醫官白華清,以醫報國,救主將於垂危,防疫情於蔓延,獻奇策破強敵,救同僚於死地,數功並賞。”
“特擢為司醫,從八品,賞銀二千兩,絹帛五十匹,欽此!”
華清跪地接旨時,身後傳來震天的歡呼。
張承宗走上前,拍著他的肩膀大笑:
“好小子,從流放犯到朝廷命官,你這路走得夠硬氣!”
邊疆平定後,軍營裡漸漸沒了往日的繁忙。
這天,華清提著兩壇好酒找到張承宗,猶豫片刻道:
“將軍,我想告假回鄉——母親和妹妹還在青州城,我想回去看看。”
張承宗笑了笑,隨即點頭:
“該回,你立下這麼大的功,朝廷已經下旨赦免你過往的罪名,回去正好給你爹洗清冤屈。”
華清咧嘴一笑:
“可能時間有點長。”
張承宗一愣,拍了拍華清的肩膀:
“你小子……”
他又從懷裡摸出一塊令牌遞給華清:
“拿著這個,沿途驛站會照應你。”
“回到青州城,危機時刻拿出令牌,連太守都要給我幾分薄麵。”
華清爽快地接過:
“多謝將軍,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出發那天,老謝和軍中的醫徒、將士們都來送行。
華清翻身上馬,回頭望了眼熟悉的軍營,心裡滿是感慨:
從雪地裡戴著枷鎖的流放犯,到如今已是司醫,這一路,他不僅報了部分仇,更找到了“醫者仁心”的另一種活法。
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青州城的輪廓漸漸清晰。
華清勒住馬,望著城門上“青州城”三字,眼中閃過堅定。
他要堂堂正正地走進城,查清父親當年的冤案,讓趙家父子付出代價,更要讓母親和妹妹,過上安穩的日子。
華清牽著馬,進了城,在千機指引下,他穿過幾條巷弄,來到了母親和妹妹租住的那片區域。
剛靠近院門,便聽見裡麵傳來一陣尖銳的爭吵聲,夾雜著妹妹巧巧帶著哭腔的怒斥。
他眉頭一皺,加快腳步。
隻見院門虛掩,院內站著一群人。
“巧巧姑娘,識相點就應了我家公子!”一個尖嘴猴腮的小廝扯著嗓子喊:“趙公子肯娶你做妾,是抬舉你,彆給臉不要臉!”
“呸!”妹妹巧巧清脆卻帶著哭腔的聲音:“我哥就是被他害的,還偷了我家的《回陽九針》針譜。”
“想讓我嫁給你?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