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荊襄百姓欣喜荊州與江東關係,荊州一方得到巨大突破,自豪劉封為荊州之主之時。
魯肅跨江匆匆再趕回江東。
江東,建業。
一座輝煌大殿。
大廳內。
在眾人注視下,魯肅臉上浮現一抹苦澀,對孫權拱手道:
“主公,劉封倒是不拒絕與尚香小姐聯姻,也說了要歸還柴桑、廬江。”
“隻不過需要江東給荊州一千名打造戰船的能工巧匠。”
魯肅的話音落下,端坐在上首位置的孫權麵色瞬間難看,道:
“一千會打造水軍戰船的能工巧匠?”
“這劉封真是獅子大開口了,要抽江東的血啊。”
下方。
張昭,張弘,顧雍等江東文臣們麵色均是難看至極。
武將們或是感覺不就是一些工匠,給了便給了,再培養便是。
不太明白會打造戰船的能工巧匠重要意義。
但是,一眾江東文臣卻是明白一千會打造戰船的能工巧匠的重量。
工匠,是可以再培養。
但是,能工巧匠,卻需要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長成起來。
能工巧匠,並不像直接賠付錢糧、兵甲、城池那般直觀,但是,其中潛在的意義卻不容忽視。
“主公,臣以為,劉封此舉乃狼子野心,此事,不可答應。”
一道鄭重的聲音率先打破寂靜。
眾人看去,卻見文臣一列,溫和、儒雅的諸葛瑾麵色鄭重出列,拱手對孫權道。
隨著諸葛瑾話音落下,讓大廳內一陣寂靜。
“子瑜,若是主公不答應劉封要求,這柴桑、廬江又該如何要回?”
“要知我江東地盤本就不大,若再失柴桑、廬江,那,我江東如何再麵對劉封、曹操?”
文臣首位張昭深吸一口氣,對諸葛瑾問道。
“這……”諸葛瑾頓時怔在當場,一時回答不上。
上首孫權眉頭緊鎖,擺了擺手,道:
“此事回頭再議。”
說著,孫權看向魯肅,問道:
“那公瑾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