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福金開始彙報,舒良策揉了揉太陽穴,淡淡道:“呃,這樣吧,我提問,你來回答。”
這倒不是舒良策在耍官腔,而是單方麵的彙報容易讓人抓不住重點,不利於對思路的梳理。
“排查受害者的社會身份,這三名受害者的工作、家庭住址、人際交往圈等,有沒有存在關聯或者重合的地方?”
話音剛落,舒良策的麵前就多出幾道光屏,上麵顯示著三名受害者的照片和信息。
【受害者1】
被發現於費林區琴湖公園噴泉處。
姓名:盧卡斯·湯普森
年齡:35歲
性彆:男
職業:獨立音樂製作人,經常在特利市各種音樂工作室、酒吧以及小型演出場地承接商業演出,日常為不同的樂隊和歌手製作音樂。工作時間不規律,常熬夜創作。
婚姻情況:未婚,無固定交往對象,據鄰居回憶,受害者生前經常帶不同對象回家。
生前居住地址:費林區的格林威治公寓,周邊有許多獨立音樂工作室、多為自由職業者居住。
【受害者2】
屍體被發現於費林區亞拉小區健身器材區域。
姓名:奧利弗·布朗
年齡:36歲
性彆:男
職業:出租車司機,工作時間多為晚班與早班交替,接觸各類乘客。
婚姻情況:離異單身,女兒歸前妻撫養。
生前居住地址:費林區舊城區的祥和裡小區,該區域為傳統居民區,居民成分複雜,房屋建築較為老舊。
【受害者3】
屍體被發現於地鐵3號線貝蘭大街a出入口。
姓名:艾登·懷特
年齡:33歲
職業:公司財務人員,在一家中型企業工作,彈性工作時間,間歇性加班到淩晨。
婚姻情況:單身。
生前居住地址:費林區中心商務區附近的青年公寓,該區域多為年輕上班族聚居。
機械女聲響起:“經走訪排查,三名受害者雖同處費林區,但職業、居住區域、交友、生活軌跡均無明顯交集。”
舒良策:“嗯……那先下一條,屍檢那邊有沒有新進展?並且,有沒有檢查支撐屍體的裝置?能不能查到這些裝置的購買源頭?”
機械女聲:“琴湖公園男屍,其金屬框架上,發現幾處較為細微的不規則劃痕,推測在連接金屬管和框架過程中形成。
此外,屍體上有若乾膠帶殘留痕跡,主要分布在手腕、腳腕等與噴泉裝置接觸部位。
同樣的膠帶粘性物殘留,也出現在亞拉小區的男屍身上,屍體手腕和腳踝處除靜力繩捆綁痕跡,還有少量棉纖維附著。
屍體頸部血管處有明顯針孔痕跡,周圍呈現局部組織凹陷,且伴有因負壓吸引導致的輕微瘀傷,血管切口較為規整,但因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針具移動,有輕微撕裂痕跡。
同樣的針孔還出現在亞拉小區的男屍身上,屍體大腿內側,血管切口相對淺且淩亂,有血液流淌痕跡,初步懷疑係作案人使用手動真空泵時,操作不熟練留下的特征。
地鐵3號線的男屍,屍體身上發下有不規則的縫合痕跡,線腳不整,並且使用棉線縫製。
屍體手腕血管處針孔明顯,周圍組織凹陷,伴有呈環形分布的瘀傷,係因排血過程中使用類似壓脈帶的繃帶,壓迫肢體所致。
血管切口有撕裂跡象,可能因虹吸不穩定,有血液凝結小塊附著在傷口附近組織上。
此外,在屍體的頭發上檢測到一些沙石顆粒,懷疑與作案環境有關。”
舒良策冷靜再問:“之前屍檢說屍體經過特殊處理,無法確定具體死亡時間,現在有進一步結果了嗎?”
機械女聲:“是的,舒警官,屍溫的下降曲線,不符合正常死亡後的規律,屍體的細胞結構有一定程度的改變,疑似經過化學試劑處理,導致細胞內的酶活性被抑製,正常的死後細胞自溶和組織分解進程被乾擾。
三具男屍表麵存在輕微油膩,並且,在一些與裝置接觸緊密的部位,如被固定在健身器材或地鐵扶梯上的屍體的腰部、手腕和腳踝處,存在油膜積聚的情況。
對表麵皮膚的化學成分進行化驗比對,發現與市麵上某款含酶抑製劑的家用清潔劑吻合。
清潔劑裡的表麵活性劑和抗菌成分,極大地減少了微生物對屍體的分解作用。
作案人應該是使用大量含酶抑製劑的清潔劑進行調配,均勻浸泡,來達到延緩屍體腐爛的效果。乾擾警方對屍體具體死亡時間的判斷。”
舒良策:“那其他呢。”
機械女聲:“屍體上的金屬管、金屬夾板、靜力繩、登山扣等物品均為常見的戶外運動或五金用品,未發現特殊標識或可追蹤來源的特征。”
以上彙報完畢。
舒良策手撫上下巴,開始根據屍體上的線索,對作案人進行側寫。
三具屍體,是在一周內,先後幾天發現的,但人不一定是同一時間殺的,有可能是先分彆下手,通過延緩腐爛速度,準備好後再移出,進行拋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