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日月如梭。轉眼便是一年過去,小皇帝也到了上學的時候。
朝臣們經過考核與商討,最終決定由大儒王澤鑒來教導。
因為小皇帝早晨還需要上朝,便在早朝結束後上課,楚辭也不用在處理完政務之後陪小皇帝玩耍了。
又是一日早朝,小皇帝困倦地坐在龍椅上,眼睛都差點睜不開。
上課之後的小皇帝就一直處於這個狀態,大概是因為每日的課業太過繁重吧。
劉公公無奈地看了一眼小皇帝,還是尖聲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小皇帝被嚇得一個激靈,雙眼猛地瞪大,精神了許多。
“微臣有奏。今日邊境傳來消息,北方蠻夷再次南下劫掠,多個村落受到了影響,雖無人死傷,但有數十人被劫走。蠻夷不滅,邊境不寧,民無安居。臣懇請陛下發兵攻打北蠻。”兵部侍郎站出來,大聲道。
“林大人休要胡言。”一名大臣站出來,厲聲嗬斥道,“戰爭一事豈是兒戲,自前朝以來,中原便與北蠻僵持。妄起爭端,隻會導致大魏傷財勞力。”
“哼,我看你是老糊塗了。”體形魁梧的武將站出來,直接懟上不想開戰的大臣,“北方蠻夷數次劫掠,我大魏多少子民被擄去北蠻遭受折磨。以前兵馬尚不充足方才忍讓。如今大魏國富力強,兵強馬壯,還讓北蠻肆意劫掠,如何對得起大魏百姓。”
“從前不都是如此,隻要北蠻不大肆入侵,讓他們劫走一些糧食又如何?”
“放你娘的屁,感情被劫走的人不是你的家人,就在這裡置身事外!”
“臣也以為不能輕啟乾戈,如今大魏蒸蒸日上,應等到有十足的把握再動手。”
“那邊境的百姓就要平白忍受北蠻的侵略嗎?”
朝堂頓時變成了一鍋粥,有主戰的,有主張發育之後再戰的,也有保守不開戰的。
小皇帝聽得一臉茫然,但他聽懂了一件事:“若是開戰,能贏嗎?”
群臣一靜,兵部尚書站出來,解釋道:“機巧侯的千機造物讓軍隊的實力遠超以往,南疆又挖掘出銀礦,無論是兵力還是財力,都足以支撐打敗北蠻,隻是會延緩大魏的發展。”
“那就打!”小皇帝小手一揮,“凡有所犯,魏必誅之。”
“陛下!”
“肅靜。”楚辭淡淡開口,壓下了所有反對的聲音。
他在那些主張不開戰放任北蠻劫掠的人身上掃過,眼裡的涼意讓他們如墜冰窟。
“機巧侯已經研發出新型的戰鬥人偶,在戰場上可以一敵十,又有千機鳥收集情報,機關馬為坐騎,遠勝於北蠻。昔北方蠻夷,屢犯中原,而今兵馬強盛,應將所有的仇怨都了結。”
“有些大人對邊境百姓不甚關心,也不了解如今的國力,臣認為他們已經跟不上如今快速發展的大魏,請陛下放他們回鄉養老,頤養天年。”
“楚辭!”
“好,聽皇叔的。”小皇帝晃晃腦袋,大聲道。
“陛下!”幾名出聲反對的官員立馬跪下,痛哭流涕想要讓小皇帝收回成命。
但沒有人願意幫他們說話,即便是先前說要發育幾年再開戰的官員也沒有。
他們不過是在什麼時候開戰上有分歧,不像這些人,是真的不敢對北蠻開戰,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明明魏朝國力強於北蠻,卻還要忍受北蠻的劫掠,簡直是被劫掠習慣了。
劉公公察言觀色,讓人將哭泣的官員帶了下去。
“既然已經決定對北蠻開戰,那主帥的人選?”兵部尚書開口,商討戰爭的相關事宜。
元帥、將軍、軍隊、糧草調度,得益於魏朝如今的國力與機關術的盛行,很快討論好了。
見大致事務都決定完畢,楚辭開口道:“臣想推薦人,請陛下傳召龍青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