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看,心目了然,《風雨大作》雖短,卻字字珠璣,完美的詮釋了何為忠勇。
“各位,也不妨看看,這位考生的賦與策論。”蘇澈輕笑,將王行之所寫的賦與策論顯露出來。
眾人不死心,仔細觀看起來,畢竟詩詞隻是小道,策論與賦才能看出是否有治政才能。
此人大才——
但眾人看過之後,心底更加黯然,王行之的賦或許不算驚豔,但在策論上,王行之把從吳長風口中得到的信息,結合後世的一些理念,整理以後,寫入策論當中,根本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攀比。
“蘇相,此人當為頭名。”
一位中年官員拱手,他們手中的試卷大家都看過,確實比不上王行之的考卷,若是強行推上去,搞不好得不償失,畢竟這次省試,官家可是親自關注。
緊隨著,又有幾人讚同中年官員。
其他人見狀,紛紛收斂了心頭的小心思,表示讚同。
“那好,此次省試,這位考生當為頭名。”蘇澈輕笑,將王行之定為省試頭名。
很快,眾人經過一番討論,將錄取的卷麵整理好一一打開糊名,王行之的考卷被蘇澈刻意留在了最後。
在打開糊名之時,眾人齊齊圍觀,畢竟他們也想看看到底是誰,能這麼有才,一些人已經盤算著自己閨女是否適齡。
“王行之。”
糊名一打開,被稱作文叔的官員驚呼。
眾人齊刷刷的看向他,畢竟這份試卷就是他提供的。
蘇澈也不例外,皺著眉頭的詢問“文叔難道認識此人?”
“諸位彆誤會,我與此人並無關係。”被稱作文叔的官員苦笑道“我知道此人,是因為此人著有一篇《破陣子》,不僅小女喜歡,就是子瞻先生也極為推崇。”
“這首詞我也知道,是太湖那邊流傳過來,我也曾拜讀過,想不到居然是這個王行之所做。”
一位官員恍然,立刻開口,為文叔正名。
“原來如此,這首詞我兄長特意寫信告知過我,看來這次省元不簡單啊!”蘇澈也反應過來,臉上的沉色散去,露出一抹笑容。
眾人聞言一笑,現在大局已定,再掙紮也無濟於事,反倒是對王行之都有些欣賞起來。
一些人已經開始盤算調查王行之,畢竟以王行之的才華,必然能通過殿試高中。
“看那小子年歲不大,或許可以定下一門親事。”
被稱作文叔的官員,更是暗自下定決心,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王行之可是當今官家關注之人。
蘇澈為官多年,自然明白眾人的打算,不過沒有點明,因為他也對王行之也起了興趣,畢竟能得到他哥推崇之人,可是少之又少。
“好了,放榜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