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留片刻,王行之將武衛和暗一弄上馬車,駕著馬車返回汴梁。
————
翌日,垂拱殿。
百官議政,王行之依舊隻聽不說。
隻不過,呂大防三人被貶之後,朝堂上的主題基本都是以改革為主。
而且,王行之私下給趙煦提了一些建議,除了將兵法全國推行之外,其他政令,趙煦選擇了古都洛陽為試點,一步步施行,經曆了幾月,洛陽的變法已經達到了一定成效。
現在,彆說是章淳等改革派,就是一些守舊派,對於新法也沒了之前的抗拒。
每日在朝堂之上,大家雖爭論不休,但也是為了完善新法,下朝後也沒太多攻訐。
近幾個月,也很少有人彈劾。
隻不過,今日在趙煦說完,“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時,一位言官突然出列開口。
“稟陛下,微臣彈劾秘書丞王行之,貪贓枉法,在兩案時,與賊人私下勾結,前幾日,汴梁大火府邸,便是滅門凶手所贈。”
眾人聞言,齊刷刷的看向彈劾之人,都想看看誰這麼勇,居然敢彈劾王行之。
畢竟整個朝堂,誰不知曉,王行之是趙煦寵臣,前幾個月所有事件的幕後謀劃之人。
現在去了秘書丞,低調了許久,讓人安心了不少。
不曾想,隻是過去幾月,就有人忘記了王行之的狠辣與陰險,居然敢找王行之麻煩。
趙煦也驚訝不已,抬眸看向王行之,沉聲開口“狀元郎,你可有話說?”
“回陛下,張禦史彈劾,臣不認。”
王行之眼底閃過一抹寒光,走出隊列,拱手行禮。
昨天他知曉了事情是慕容博算計之後,就猜到了有人會在朝堂上發難,自然有心理準備。
反正最初的時候,大家的都看得真切,張鬆是他親手所殺。
再加上張府焚毀,所有痕跡已經消除。
他隻要不承認,沒人能拿他。
眾人聞言,齊齊心驚,王行之的手段,他們可是親眼所見。
趙煦也有些驚訝,不過一看王行之淡定的神色,有些好奇。
故作嚴肅,抬眸看向張禦史。
“張卿,狀元郎不認,你可有實證,若是沒有,朕可就要治你一個汙蔑之罪。”
“回陛下,臣有人證、物證、以及罪證。”張禦史胸有成竹,自信滿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