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她心裡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總覺得王行之在籌謀著什麼。
看著眾人的反應,王行之嘴角勾起一抹邪笑,他就是故意的,因為他十分清楚,從他下令屠城的那一刻,就注定不會有什麼好名頭。
既然如此,王行之自然就將錯就錯,沒有好名頭,那就堆積惡名。
因為在他看來,不管是好名還是惡名,都是一種輔助。
好名聲確實能讓他獲得更多的支持。
可是,他遲早要反出大宋,名聲早晚會敗壞。
因此,這好名聲最多擁有一時。
但是,惡名卻是不一樣。
惡名雖然讓人畏懼,但何嘗又不是一種震懾。
涼州之地被西夏占據百年,涼州的胡漢早就被同化成西夏人。
他若是強占涼州,必然得不到認可,可能會造成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他這弑殺的惡名若是傳播出去,對他日後占據涼州後,作用要比好名頭大得多。
畢竟在這個時代,普通百姓遵從仁君。
但同樣,也畏懼暴君。
而王行之也知道,自己從屠城的那一刻開始,就注定做不了仁君。
所以,他才會在此刻推波助瀾,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惡名更甚。
————
熙州,臨洮府衙。
蔡卞、林原、曹評、以及李清臣和劉成恩坐在府衙大堂當中。
他們的麵色都十分難看,甚至有幾分慘白。
若是仔細看去,劉成恩、李清臣以及蔡卞雙手微微在顫抖。
而曹評與林原雖然手臂沒有抖動,但是整個人卻是顯得無比的僵硬。
過了好一會,蔡卞深吸一口氣,麵色凝重的說道“各位……大人,現在當如何。”
蔡卞聲音顫抖,語氣中帶著濃濃的畏懼。
昨夜與今晨,他連著收到兩封傳書,傳書中記錄了王行之鑄就的血案。
這讓他感到無比的恐懼,十分後悔因為一點私仇,而選擇來熙河路與王行之作對。
但是現在已經為時已晚。
所以,他在收到兩封書信後,就迅速叫來了林原與曹評,以及剛從吐蕃出使歸來的李清臣與劉成恩商議。
看看現在,怎麼來對付王行之。
劉成恩一聽,好似想起了什麼,趕忙問道“蔡大人,你可將此事傳書於官家?”
其他人一聽,也齊齊看向蔡卞。
蔡卞苦笑“這等大事,本官豈敢隱瞞,今晨便傳書去了汴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