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鬥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半個月前,大秦與吐蕃開戰,大秦一路兵出洮州,一路兵出西寧,從兩側夾擊吐蕃。
隻是半個月的時間,大秦兩路兵馬,就從兩個方向迅速突進,所向披靡,吐蕃覆滅大理的傲氣,與之前的趾高氣昂,徹底被打散。
連續派出使節,想要與大秦和談,甚至還特意請了大宋做和事佬。
隻不過,王行之好不容易逮到的機會,怎麼可能就這樣放棄,拒絕和談,並下令讓兩路兵馬,加快進程。
現在,吐蕃六部已經被滅了三部,吐蕃的土地已經丟失了大半。
然而就在這時,大宋突然突襲武關、函穀關,蜀中的大宋兵馬也從維州出發,與吐蕃兵馬,共同攔住吳長風。
另外,大宋還讓王稟,帶著兵馬出劍門關,走金牛道,直擊興元府。
但是,王行之沒有讓喬峰出動,隻是調派了遊驥,帶著陷陣營去了興元府幫忙鎮守。
有了大宋兵馬的乾涉,吐蕃的兵馬便全力阻擊遊駒,將遊駒攔在了日月山。
不過,大宋發動突襲,王行之早有預料,畢竟吐蕃現在可以說是大秦的唯一隱患,若是被大秦覆滅,那麼日後麵對大宋,可就沒了後顧之憂。
並且,大秦若是拿下吐蕃,那麼蜀地就危險了。
所以,大秦攻伐吐蕃,大宋必然出手。
但是,讓王行之沒想到的是,函穀關、興元府以及武關都是幌子,大宋真正的目的,是暗中從燕雲調派的兵馬。
隻是五天時間,大宋便從清鐧城出發,便已經拿下了防禦重城環洲,勢頭十分迅猛。
王行之在得到消息後,哪裡敢大意,親自帶著破軍與貪狼衛,前去阻截。
好在大秦各地的兵馬,戰鬥力都不俗,將大宋的兵馬攔截在慶州,等到了王行之的到來。
此時,慶州城外,王行之領著破軍營與貪狼衛,與大宋的兵馬對峙。
大宋領軍將領,是一位儒雅的中年人,這將領相貌剛正,不像是領軍將領,反倒像是一位讀書人。
而此人不是彆人,正是名揚後世的西北名將種師道。
種師道所統領的兵馬全是騎兵,其中有一萬騎兵與破軍營相同,都是人著明光,馬穿鐵甲的重騎。
剩下的輕騎,也是騎著並州快馬,與破軍營和貪狼衛十分相似。
“王行之你這叛國逆賊,居然敢出現在此,今日本將定為官家擒了你,押解你上京謝罪。”種師道目光淩厲,冷冷的盯著王行之,言語間更是滿滿的惡意。
“大言不慚。”王行之絲毫沒感到畏懼,毫不客氣的說道,“你西北三家,昔日與西夏大戰數十年,都未拿下西夏。”
“今日隻是來了種家一家,便敢大言不慚。”
“孤雖然出道晚,但經曆過的戰鬥,哪一場不是惡戰,三年前更是親自帶兵覆滅西夏,就憑你一家之軍,想要拿下孤,是哪個給你的勇氣。”
“狂妄至極。”種師道大怒,大吼道,“去一人,先給本將挫挫敵方銳氣。”
“將軍稍待,末將王進去去就來。”
種師道話音剛落,一位將領手持點鋼槍,身著魚鱗甲,騎著一匹駿馬衝殺出來。
“鬥將。”
看著對麵的人衝出來,王行之眼底閃過一抹意外,但很快了然,雙方的兵馬配置相同,人數也差不多,若是直接開戰,雙方恐怕也是難分勝負。
相對而言,選擇鬥將反倒是最好的選擇。
鬥將雖是兩軍將領單挑,但鬥將勝利,卻是最能激發士兵的鬥誌。
若是在鬥將勝利時發動攻擊,勝利的機會會很大。
王行之環視一周後,對薛勇說道,“薛勇,你去。”
他之所以選擇薛勇,是因為薛勇修煉的是武將之道,並且天賦異稟,王行之教授薛勇樁功之後,短短幾年的時間,便已經突破到頂級武將,家傳槊法,經過多次大戰的洗禮後更是爐火純青。
現在,薛勇的整體實力,隻是落後王蛟一籌,比其他人要強上許多。
“是,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