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個月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
在與遼國達成共識之後,王行之展現出了果斷和決斷力。
他毫不猶豫地命令劉法和宋清溪兩人率領大軍,越過陰山山脈,迅速接管了西京道剩餘的東勝州和寧邊州。
大秦的這一舉動,讓大宋頓時感到壓力倍增。
他們原本計劃繼續向遼國進軍,但看到大秦如此迅速地行動,生怕大秦會突然襲擊大同府和勝州這兩個重要州府,進而威脅到燕雲與河東之地的安全。
於是,大宋不得不緊急調整戰略,將大量的兵馬囤積在大同府和勝州兩地,以防備大秦的突襲。
與此同時,失去了大宋的壓力,遼國得以收攏分散的兵力,集中全力攻擊女真。
然而,女真一族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他們的戰士們勇猛無畏,即使麵對數量占優的遼軍,依然能夠靈活應對,屢屢突破遼軍的防線,打得遼軍節節敗退。
不僅如此,隨著女真不斷取得勝利,遼國境內那些長期受到遼人壓迫的族群,看到了女真的強大和反抗精神,紛紛選擇加入女真一方。
這使得女真的勢力如滾雪球般迅速壯大起來。
但是,此時的大秦自身也麵臨著一些問題。
雖然已經成功占領了吐蕃等地,但尚未完全消化這些地區,還沒有在遼地真正站穩腳跟。
在這種情況下,王行之自然不會坐視遼國就這樣被女真覆滅。
經過深思熟慮,王行之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向遼國出售大量的火器。
這些年來,王行之一直致力於扶持百家,如今終於初見成效。
如今的秦國已不再是儒家一家獨大,而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正因如此,百家之中那些原本隱匿的門人,紛紛被吸引到秦國來,一展他們的才華。
其中,墨家和公輸家的傳人尤為引人注目。
這兩家的傳人皆精通工事,在王行之的一些提議和指導下,如今大秦的火器發展可謂突飛猛進。
即便是三年前的火器,其威力也遠勝其他國家。
因此,王行之即使販賣的火器,雖然隻是大秦的一些淘汰火器,但也足夠穩定戰局,同時日後他也能輕易的拿捏遼國。
不僅如此,通過販賣火器,大秦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國家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與此同時,由於秦國火器的支持,遼國在與女真人的戰爭中也有了更多的勝算。
儘管在野戰方麵,遼國可能稍遜一籌,但在守城戰中,他們卻能憑借秦國的火器,讓女真人連連受挫。
這樣一來,遼國與女真之間的戰爭雖然異常激烈,但卻陷入了膠著狀態。
這無疑為秦國爭取到了大量寶貴的發展時間,使其能夠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不斷壯大。
————
汴梁、文德殿。
文德殿內,趙煦高坐首位,蔡京、宗澤、章惇以及曹評分列左右。
他們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好看,顯得有些憤怒和不甘。
趙煦環顧眾人一眼後,沉聲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