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輪轉,轉眼間又過去兩年。
又經過兩年之後,秦國越發強盛,吐蕃、大理以及蜀地徹底融入大秦。
並且,因為秦國的強勢,秦地之內江湖門派,紛紛逃往大宋,有的投奔大宋朝廷,有的投奔慕容複,讓整個大宋的局勢更加糜爛。
不過,王行之並未想著摻和此時的大宋。
因為大宋的局勢雖然糜爛,現在南北分立,但整個大宋大部分土地,依舊掌控在大宋手中。
而且,慕容複初登大位,太過於狂妄,他所得之地,看似掌控在他手中,實際上掌控在那些士族豪強手中。
並且,王行之有種感覺,大宋南方混亂,雖然有他的手筆,但趙煦未嘗沒有摻和其中。
根據月衛來報,荊湖、廣西等地的南方士族,要麼徹底投靠大宋,要麼進入慕容複的地盤投靠慕容複。
經過兩年的時間,大宋手中的地盤再無一家士族,土地全部丈量完成,大宋的實力不減反增,更加強悍。
恐怕要不了多久,慕容複就會敗亡。
畢竟,慕容複雖趁勢占據了一些州府,但與趙煦的手段相比實在是太過於稚嫩,敗亡也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內。
王行之之不想摻和其中,就是一是因為這兩年大秦不宜發動戰爭,而趙煦選擇的時機很好,相鄰各國都無暇外戰。
並且,趙煦此次手段十分酷烈,可卻十分果決,快刀斬亂麻的將其他草頭王誅殺,隻留下慕容複一支,雖然失去了南方大量土地,但卻是將局勢穩定下來。
並且,借此契機,將士族豪強全部驅趕到慕容複的地盤,將南方剩下的土地,快速丈量。
這樣一來,趙煦不僅穩固了北方的基本盤,同時也暫時穩固了南方的局勢,慕容複現在不過是甕中之鱉,早晚被蠶食。
這二是,大秦現在的人口增長太快,若是按著這個趨勢下去,要不了幾年,秦國的土地恐怕就會到達極限。
所以,現在急需向外麵擴張。
而現在遼國與女真人還在膠著,還未分出勝負,因此秦國不好摻和。
大宋的實力又隻是遜色秦國少許,若是與大宋開戰,必然是龍爭虎鬥,反倒會讓慕容複和士族豪強撿便宜。
因此,也不適合向大宋方麵擴張。
所以,王行之的目的是兵出雁門,打到龜茲,拿下唐時舊土。
另外,兵出大理,掃蕩周邊諸國,為秦國囤積糧倉。
要知道,在後世的時候,這些國家,可都不是什麼善茬,時常惡心我泱泱華夏。
還不如趁早滅了,以他們祖先為奴,占據產糧地。
因此,現在還不是進軍大宋的時候。
————
長安、兩儀殿。
王行之高坐首位,王寰在左,李福在右,劉法五人、蔡卞、劉玄以及江天豪坐在下方。
在劉法五人身後,各自站著一人。
遊駒身後的是喬峰,吳長風身後的是原著中的舔狗遊坦之。
不過,現在的遊坦之可不是什麼舔狗,現在的遊坦之在父輩的影響下,早早的拜了吳長風為師,進入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