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修為有千年的妖魔就不一樣了,一個頂一百個,甚至一個頂上千個。
質量彌補數量,這才是正確的升級方法啊!
張天魯進入這伏魔殿禁地範圍內,跨入這片禁地之中,進入了伏魔殿覆蓋的範圍。
腳下的大地顏色都直接變換了一種顏色,土地變為赤色,如同土壤之內滲著鮮血一般。
空氣之中充斥著暴虐的妖魔之氣。
這是伏魔殿的磁場導致的。
原本這邊土地並不是這樣的環境,是因為後來龍虎山在此地建造伏魔殿才導致這裡的天地變成這樣。
畢竟伏魔殿的鎮壓了太多妖魔,這些妖魔雖然被鎮壓在伏魔殿之內,但是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妖魔之氣滲透出來。
這些滲透出來的妖魔之氣久而久之就會改變此地的磁場,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龍虎山不對外開放伏魔殿的原因,一方麵是為了防止遊客搞破壞,另一方麵也是保護遊客的安全。
畢竟普通人靠伏魔殿太近,這恐怖的妖魔之氣也不是普通人身體能夠抵抗得了的。
但對於張天魯和玄真來說,這些妖魔之氣就算不了什麼了,他們直接無視。
來到伏魔殿正門前。
伏魔殿上下分為九層,寓意道家九九歸一。
正門處有九扇大門,分彆刻著九道鎮魔圖在大門上。
同時大門的開合處,還被貼上了交叉的大型符籙封條。
門上交叉的封條,由曆代天師親自畫符、蓋印、封貼,鎮壓妖魔。
這座伏魔殿的由來,還要從龍虎祖天師張道陵說起。
而且伏魔殿最初也不是叫伏魔殿,而是一座鎖妖井。
伏魔殿是後來龍虎山的道士在這口井的基礎上修建的大殿,以大殿來方便封印更多妖魔!
傳說張天師在四川創立五鬥米道時,與當地巫教作鬥爭。
在青城山上,張天師借用了太上老君的法力,同代表著巫教勢力的八部鬼帥、六大魔王進行大戰,最後將他們一一收降,關入在這座井中,並且每代天師都要在井蓋上貼封存條,以防妖魔逃脫。
井前的石碑刻著“遇洪而開”四個大字。
到了大宋年間,水滸傳裡的洪太尉以為上麵這個“洪”字就是指他自己,要強行打開鎮妖井。
結果洪太尉強行找人推倒了石碑,掘起了石龜,挖掉石龜下的石板,露出了萬丈深淺的地穴,隻聽得刮喇喇一聲響亮。
恰似“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來;泰華山頭,巨靈神一劈山峰碎。工共奮怒,去盔撞倒了不周山,力士施威,飛錘擊碎了始皇輦。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那一聲響亮過處,隻見一道黑氣,從穴裡滾將起來,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衝上半天裡,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麵八方去了。”
從此,“一朝皇帝,夜眠不穩,晝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兒窪內聚飛龍。”
闖了大禍的洪太尉嚇得“目睜癡呆,罔知所措,麵色如土”。
這也就是水滸傳裡,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妖魔的故事。
當然,水滸傳隻是個。
但伏魔殿和鎖妖井卻是真的,現在就在張天魯麵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