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九為第一場,試以《論語》一文、《中庸》一文和《大學》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初場的3道四書題每道都要寫200字以上,4道經義題則需要寫300字以上。
十二日為第二場,試以五經一道,並試詔、判、表、誥一道,要求300字以上,又要有變通。
十五日為第三場,試以5道時務策即結合經學理論對當時的時事政務發表議論或者見解。
前麵的題倒也不難,唯有第三場的時事政務中出現了一題:
“國生與民生孰輕孰重?”
林姝看著這題,皺眉,這題若是答不好可能會開罪了上位者,不好回答。
不過,若是答好了……
想到此,林姝遂抬筆寫下:
古語有雲:為政之道,以順民心、厚民生、安而不擾民為本,而國生是由千千萬萬的民生所構建。
由此可見國生決定民生,民生又是國生的主體,二者之間並沒有高低輕重之分,反而二者相生,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鄉試三場考完,八月已然過去大半。
府城並未因此而冷清下來,那些參考的學子,要在此等候九月放榜,算來也還得等上大半個月。
這期間,不少學子成群結隊的出入一些酒肆,茶樓,甚至還有一些風流才女頻頻在勾欄瓦舍,夜夜笙歌……
林姝也忙的不可開交,她和李煥之的婚事定在八月二十,也就是鄉試結束後的第五日。這是她來這裡之後第一次娶夫郎(之前的是她在不清醒的時候直接帶回家的)。
從迎親,迎賓,敬酒……一係列繁瑣的程序下來,她也累的夠嗆。也幸好,李家母父在八月初便來了府城,讓李煥之從府城出嫁……
因著這邊不認識什麼人,所以來的賓客大多是學院的學子,一時間,倒也熱鬨……
“快快快!新娘子,新郎君來了!”喜爹一邊招呼圍在林家的眾人讓開,一邊將轎中的李煥之扶出來。
李煥之今日一襲紅綢,輕紗遮麵,隻露出一雙勾人的狐狸眼,整個人看上去魅惑極了。剛下轎就將周圍看熱鬨的人給看呆了。
林姝今日也是一身紅衣,眼中還難得的透出幾分驚豔,幾步上前接過紅綢的另一端,領著人往正廳而去。
“一拜天地賜良緣!”
“二拜高堂福祿全!”
“妻夫對拜喜相連!”
“禮成!送入洞房。”
隨著喜爹的唱禮,林姝和李煥之行完禮後,便一齊回了洞房。沒待多久,讓人給李煥之送了些吃食後,林姝又出去招呼賓客了……
直到天完全黑下來,林姝才帶著點酒意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