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雙手合十,低誦佛號:“阿彌陀佛!蕭施主所言不差,當年雁門關一役,帶頭之人正是老衲!”
此言一出,全場再度沉默。
當年蕭峰追查帶頭大哥一事,在江湖上掀起滔天巨浪。
哪知竟然是德高望重的少林寺玄慈方丈。
不過眾人瞬間便恍然。
若非玄慈,又有誰能號令中原群雄齊聚雁門關。
蕭峰見他坦然承認,眼中閃過淩冽的殺意。
“方丈既已承認,是非對錯已經無法再說,不過我娘死在你手中,這個仇,蕭峰是一定要報的!”
玄慈神色平靜如古井:“當年,老衲被一位友人欺騙,這才導致鑄下大錯,然則.........”
他目光陡然銳利:
”老衲既為武林中人,自當不能眼睜睜看著遼人禍害中原武林。””
“所以哪怕到了現在,若讓老衲再選一次,還是會這樣做!縱使萬孽加身,亦在所不辭!”
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
群雄大聲喝彩。
玄慈擺擺手,又道:“老衲既然承認,自然會承擔後果,不過卻要在除了你之後!老衲便會給天下群雄一個交代!”
“方丈高義!”
“若換做是我!我同樣也會這麼做!”
“說的不錯,宋遼不兩立,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蕭峰不為所動,平靜道:
“蕭峰前來,便是要方丈親口證明此事,我一身本事皆有恩師所授,原不該用來對付宋人,不過殺母之仇,不可不報!”
葉匪悠然道:“方丈心係江湖,話說的漂亮,不過葉某有個疑問。”
他這句話聲音不大,卻蓋過了現場群雄亂哄哄的聲音,清晰的傳入眾人耳中。
“你既然承認,那為何不早承認?偏偏在這個時候承認?因為此事,當年參與之人基本已經死光。你若是真的心懷慈悲,為何不在杏子林一役發生後坦白,千萬彆說你不知道!”
此話一出,群雄的聲音小了下來,不少心思敏捷之人暗暗嘀咕。
這話說得不錯,若當時玄慈便承認,便不會死這麼多無辜之人,也不會鬨得江湖動蕩。
玄慈麵色微變,半晌道:“老衲賤命死不足惜,然而若是老衲坦白,不免牽扯出已故的友人。他既然已經離世,斷然不可再汙他清名,所有的罪孽,老衲原意一人承擔。”
葉匪啞然失笑:“說的比唱的還好聽!那葉某再問一句!”
“三十年前,敢問方丈武功如何?”
玄慈不明所以,坦然道:“莫說三十年前,便是現在,老衲武功仍是遠遜諸位師弟甚多。”
“哦?”葉匪意味深長一笑。“那比起玄澄如何?”
玄寂、玄痛麵色複雜,二人雙雙看了葉匪一眼。
眼見玄慈麵色難看,葉匪又道:“是我問的不夠明白,比起沒有經曆武學障的玄澄,方丈有幾成勝算?”
玄慈神色變幻,良久道:“比起玄澄師兄,老衲當然自愧不如!”
“著啊!”葉匪擊掌高聲道,“方丈大師坦言相告,佩服佩服!”
他轉身麵對群雄,朗聲道:“玄澄,乃是玄慈方丈的師兄,被譽為少林寺兩百年來武功第一人!”
“可惜後來遇到武學障,一夜之間武功儘失,可那是三十年之後的事情!”
說罷,他凝望著玄慈,嘴邊掛著冷笑。